还孩子一个雪白的世界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朋友圈一个许久不见的好友晒着乌鲁木齐的鹅毛大雪,她说她也期待下雪天。也许,下雪天对很多人来说都有一种特殊的情怀。

在小公主三岁的时候,我在宜昌,她在老家。一天,她给我打电话说:“妈妈,我昨天梦到下雪了!”我问她雪是什么颜色的。她兴奋的说:“黄色!”

事实是,从她出生到长那么大,没遇到过一次下雪天,也从来没玩过雪。每次雪花都是半夜悄悄来临,早上又匆匆消失。直到5岁那年,第一次看到漫天雪花,于是我们把她裹得像个粽子,全副武装让她去雪地追逐。大雪给她的感觉是惊奇的,快乐的。

二十多年前,在我还是她这么大的时候,有一年下好大的雪。妈妈在学校教书,爸爸背着我去接她回家,我趴在爸爸宽阔结实的背上,看着旁边一路路深深的脚印以及别人屋檐下吊着的那么长的“冰棒”,晶莹剔透,真有一种“冷到骨子里”的感觉。可能因为临近江边,所以冷的更真切。那次以后很多年我都没再见过那么大的雪。

小时候,爸爸经常给我和弟弟讲他的小时候。那是一个感情非常不细腻的童年。“家里穷,孩子多”是那个年代的标配,很多年冬天的日常就是穿着自编的草鞋和年龄相仿的孩子满大山找木材,然后捆好走几十里山路去集市上卖,日复一日。那时候的冬天,不知比现在要冷多少倍,我甚至不敢想,落地几尺的大雪,一双双不避寒的草鞋,穿着没有棉花的单衣少年,在荒凉的大山深处寻找那些还没被大雪埋没的树枝,是多么的绝望。

短短半个世纪过去了,一年四季依然在,可是相差却没那么明显了,这是社会发展留下的可怕的产物。全球气温变暖,南极不再以寒冷示人,正在成长的孩子们也失去了很多了解大自然的机会。

但愿这可怕的后遗症,慢一点发酵;但愿我们在保养自己的同时,也学会保养我们的环境,只为了以前的随处可见不要变成一种奢望,这也是我们留给孩子们最美好的东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 这是一万多年前的一个寒冷的冬季,地点是中国北方与蒙古草原相接的那片绵延千余公里的阴山山脉。 肆虐的暴风雪刚刚止...
    克雷阅读 12,238评论 2 364
  • SCQA,是《金字塔原理》一书中提出的一种模型。所谓SCQA就是: S:situation(情景),由大家都熟悉的...
    无花岛主夫人阅读 13,597评论 2 6
  • 自从3月初开始学游泳,到现在已经一月有余了。 因为上班加带娃,我晚上、周末和节假日都无法去学,只能趁工作日中午午休...
    刘金玉阅读 2,325评论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