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打开儿子的微信,意外发现,儿子的微信朋友圈竟然只有我一个人,一瞬间,颇为感动。翻开我的微信朋友圈,朋友多到看不过来。在儿子的朋友圈里,我则成了唯一,但在我的朋友圈儿子却是其中之一。
作为父母,我们一直在不断强调自己为孩子付出很多,让孩子懂得感恩。在每一个父母眼里,也许孩子距离父母的期待还差那么一点点,但在孩子眼里,父母却是百分百的好。
这让我想起了曾经看过的一个短视频,视频中问到几位妈妈一个问题:孩子最让你头疼的是什么?五位妈妈给出了各自的答案,她们头疼的事其实正是每位妈妈都会烦恼的,第一位妈妈这样说:“特别不好,他总喜欢用袖子擦嘴巴,绘画班结束后,满身的涂料;踢球后,一身泥土;和小伙伴嬉闹后,脏兮兮的回家;孩子不爱卫生是每个家长都很伤脑筋的事,有时候真是又想笑又想骂。”
第二位妈妈这样说:“他就是不爱吃饭,吃饭时要追着喂,爱边看电视边吃饭,对菜也挑三拣四,为了一日三餐的搭配真是操碎了心。”
第三位妈妈说:“一天要哭五六次,稍有不顺心的事情就哇哇大哭,看到好玩的玩具就想买,不给买就使出必杀技——哭,在公共场合遇到孩子大哭是非常尴尬的。”
第四位妈妈说:“什么青菜她都不爱吃,当听到有自己不爱吃的菜的时候整天都会闷闷不乐,爱挑食是孩子都爱干的事情,唯独对零食情有独钟。”
第五位妈妈说:“真的很生气,在他不听我话的时候,当你说东时,孩子偏要说西,一股劲的执拗,脾气一上来就想吼骂,但每次吼骂完都特别的后悔。”
如果满分是10分,你会给孩子打几分?妈妈们打分有5分、7分、8分的,视频中妈妈们的答案如出一辙,没有给出十分的,妈妈们总是在找孩子的不足之处。
当视频中问到喜欢妈妈的什么时,孩子们的回答五花八门,有喜欢妈妈陪玩的,有喜欢妈妈的口红的,有喜欢妈妈亲自己的,有喜欢妈妈的长头发的……总之,孩子们在拼尽一切努力,找出喜欢妈妈的地方。
当轮到孩子们给妈妈们打分的时候,孩子们没有思考,没有犹豫,清一色地给出妈妈们10分的满分成绩。
也就是说,在孩子的眼里,父母是完美的,但在父母眼里,孩子们似乎还距离我们预先设置的目标差一截。我们总是期待孩子这样出色,那样出色,却忽略了孩子从不要求作为父母的我们提供这样那样的优越条件,孩子们对于父母的一切都欣然接受,但大多数父母却不能够容忍孩子身上的一些小缺点。
在孩子眼里,父母就是完美的化身,但父母却对孩子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总是嫌弃自己的孩子不够完美。其实,父母与子女之间,本来就是不对等的,孩子们欣然接受父母的缺点,甚至接受父母的不努力,不完美,但作为父母,我们却常常无一例外地要求孩子要有各种优秀。
其实,无论遇到怎样的父母,孩子都不会嫌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孩子早已接受父母当下的一切,哪怕不完美,他们也会完美地爱着。作为孩子,似乎就没有父母的幸运了,父母们甚至不能够接受孩子的先天既定事实,总是想出各种办法,让孩子们拔节生长,时时刻刻想着改变孩子,把他们打造成完美的孩子。
要知道世界上完美的人是不存在的,孩子们能够接受作为父母的我们的各种不完美,而为人父母的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接受孩子的不完美呢?虽然,我们肩负着抚养孩子的义务,但孩子们给我们的是一段毫无保留的爱,正如视频中,孩子们的爱是满分,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给了妈妈。但作为妈妈,再三思量过后,依然不愿意给孩子满分。
孩子的眼里只有父母,而父母的眼里却是满世界的繁华,我们总在用看到的最美的风景,来跟自己的孩子作比较,甚至从小过度消耗孩子,以揠苗助长的方式让孩子来达到我们所期待中的结果。
我突然觉得,大人的世界真的太过复杂,包括父母之爱、子女之爱,我们总在无形中加入了其它因素,殊不知,越是纯粹的爱却越简单,在孩子的世界,父母就是世界的全部,但在父母眼中,孩子仅仅是一小部分。的确,对于孩子,我想说的是:爱他,就给他无条件的爱。
2020年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