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 新凯恩斯主义对菲利普斯曲线的解释

15.8 新凯恩斯主义对菲利普斯曲线的解释

新凯恩斯主义者用市场调节的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全性来解释菲利普斯曲线。

在长期中,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是有效的,因此,市场可以实现充分就业均衡。这时,失业与通货膨胀也就没有交替关系。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由制度、资源、技术进步等因素决定,通货膨胀率由货币供给增长率决定,两者之间决定机制不同,当然也就没有交替关系,政府就没必要进行调节。

在短期中,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市场调节并不是完全有效的,宏观经济会出现小于充分就业均衡或大于充分就业均衡。具体来说,在劳动市场上,由于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工资粘性,使劳动市场不能实现供求平衡。在物品市场上,由于价格粘性,物品市场也不能实现供求平衡。在信贷市场上,由于信息不对称引起利率并不能起到完全的调节作用,银行采用配给制,供求也不一定平衡。这样,短期中,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就受到限制。因此,在短期中,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就存在交替关系,这时就需要政府用政策进行调节。

新凯恩斯主义得出的结论是:由于在短期内市场调节并不完全有效,就需要政府用政策进行调节,而且,采用扩张性政策提高通货膨胀率还可以降低失业率,但在长期中,市场机制是有效的,失业与通货膨胀并不存在交替关系,政府就没必要进行调节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