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时,地利,人和,以人和为最。
公元26年9月,赤眉军再入长安,但他们并没有吸取一年前的教训,终究因为粮草紧缺,3个月后,也就是公元26年12月,再次退出长安,准备向东方发展。
刘秀的部将邓禹被赤眉军打败后,刘秀马上派遣将军冯异领兵西进,牢牢咬住关中长安这块肥肉,刘秀在派兵西进的同时,再三叮嘱冯异“收心为上,略地为下”,绝对不能成为第二个赤眉军。针对赤眉军东归,刘秀在前期包围防线的基础上,以新安、昆阳、宜阳北中南三座城市为据点,重兵防守,以逸待劳,准备迎头歼灭赤眉军主力。
赤眉军自起义以来,前前后后打过的大小战役也算不少,活到现在的首领们再怎么也是懂得用兵手段的,于是经御史大夫樊崇、丞相徐宣等分析,刘秀集团此时正忙于巩固洛阳都城,并派兵向周围扩张势力,在中原地区脚都跟尚未站稳,所以,赤眉回军关东遇到的敌对力量很可能不会太大。故作出了以下东归作战策划:放弃攻击渭北邓禹的残军;不理会延岑的骚扰部队;直接向冯异的西路军发起主要进攻;而后出函谷关后,仍按当年入关的路线东进,然后往东南方向发展。
赤眉军往东走了没多久,便遭遇冯异和邓禹的联军,双方在湖城爆发战斗,冯异在出发前刘秀只给了他2万人马,邓禹手底下也只有1万多残兵,所以这3万人面对赤眉军的主力不出所料被正面击败,但赤眉军一心东归,没多大心思追击他们,冯异、邓禹保全了进半部队逃离。
自古以来,长安作为一块宝地,常常会与崤函之固联系在一起,函指函谷关,长安的东大门,崤是崤山,长安的东墙,赤眉军想出关中,这东门和东墙必须得过,过得去便是海阔凭鱼跃,过不去,那就只能成为永不翻身的咸鱼。冯异能成为东汉云台二十八将靠前几名,也不是吃闲饭的,湖城兵败后,迅速向函谷关进兵,准备关上这座大门,同时一路上让当地豪强坚壁清野,不给赤眉军提供任何援助,赤眉军因疲惫饥饿战斗力降至低谷。
公元27年闰正月,赤眉军即将到达函谷关,同时,也步入冯异为他们精心准备的罗网。这场战役被称为崤底之战,其实就是典型的诱敌伏击战,冯异事先安排好了伏兵穿着赤眉军服装,派了小部人马诱骗樊崇等人进了他的包围圈,终于在崤山谷底围歼迫降赤眉军8万人马,樊崇等人率领10余万主力向南奔逃。刘秀听闻冯异击败赤眉军的消息后,立即加强3个方向的防御,赤眉军在向南逃亡的路上,正好遭遇宜阳守军,在此前有拦路虎,后有野孤狼的绝望之景,请降是唯一的出路。赤眉军被围的第二天,樊崇与刘盆子及丞相徐宣以下30多大臣将军正式向刘秀投降,进献汉代的传国玺绶、更始的七尺宝剑,同时交出自己的兵甲,接受刘秀统领,至此,波荡起伏的赤眉起义宣告终结,他们算是幸运的,因为成就了一个更伟大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