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甚是清闲,日子过得也是简单,饭菜也准备停当,好像没什么事情可做一般!此种状况下大部分时候无非是刷刷手机,漫无目的看看新闻、朋友圈!好像生怕错过什么重要东西一样,但时间流逝了脑子里根本没留下什么有价值的营养,反而养成了浅阅读,浅思维的毛病!有一个问题一直积压在头脑中,于是利用这个时间来整理下……
何为自律呢?简单来说就是坚持做对"真我"喜欢的事,真我即是爱、善、美,即是感到价值、感到成就的时刻!然而人性之中不可避免的有社会习性的一面,那就是追求安逸、畏难、贪欲、恐惧、怒、抱怨等不良习性!要做到自律就必须觉知自身的习性,努力改造自身的习性,逆习性而行是光明良知的过程!对一般人而言从外部去强制改造是痛苦而艰难的,只能让生命自身去领会和感知、实践!
那么人为什么要自律,自律有什么好处,能让人幸福、快乐吗?平常人信口说、任意行,皆说这都是依着我心性出来,强憋着性子这曰子过得还有什么意义呢?在《传习录》中也记叙了王阳明弟子陆澄的困惑,向师请教道:昔周茂叔每今程颢寻仲尼、颜子乐处。敢问此乐也,与七情之乐同乎?否乎?若同,则常人之一遂欲,皆能乐矣,何必圣贤?若别有真乐,则圣贤之遇大忧、大怒、大惊之事、此乐常在否乎?且君子之心常存戒惧,是盖终身之忧也,恶得乐?澄平生多闷,未尝见真乐之趣,今切愿寻之!"
王阳明回复道:“圣人之乐虽不同于七情之乐,而亦不外于七情之乐。虽则圣人别有真乐,而亦常人之所同有,但常人有之而不自知,反自求许多忧苦,自加迷弃,但一念开明,反身而诚,则即此而在矣!
王阳明没有直接回答陆澄字面上的问题,强调的是一念开明、反身而诚,贵在自求,乐即在矣!
陆澄的问题在于知解文字,支离破碎!思想上同我们现代人一样各种思想交杂在一起,缺乏一以贯之的思想价值观指导,并信受奉行!于是困惑由然而生!比如"是盖终身之忧也"语出《孟子.离娄下》,全句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试想无一朝之患,此不是人生之大乐吗??
我想孟子所说的终身之忧绝不是忧得不到小我之所欲,所求的名、利,是忧真我之实现吧!
古往今来,一切成就之人根在于心之立志,志定则会自律,才会开始把“坚持"一词所缊含的痛苦意味消散于无形,转换为喜悦与安定!而这必将带来身体的轻盈、心灵的富足,生活的幸福、工作的成就!!
王阳明说:“诸公在此,务要立个必为圣人之心。时时刻刻是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方能听吾说话句句得力。若茫茫荡荡度日,譬如一块死肉,打也不知痛痒,恐终不济事,回家只寻得旧时伎俩而已,岂不惜哉!"同时王阳明告诫我们道:立志是个无中生有的法宝!
我想这个问题其实从古至今都困绕着很多人,并且仍将持续下去……,因为这是一个阴阳、二元的世界,有善就有恶,有高就有下,但如何选择,完全能在自己的控制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