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品德与原则 - 草稿

品格是树根,技能是树叶。

我师父王鹏程在讲《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时,最先放出来的PPT永远是一个很大很大的“树根”,密密麻麻,盘根错节,深根固柢。

今天我来用武功来比喻品格:

知识、技能是招式,学一招是一招;

品格是心法,是内力,可以驱动更多招式,可以无招胜有招。像欧阳锋、洪七公之类的高手,主要比的是内力,而非招式。

再用企业选择人才的标准“学历证书”来比喻。学历高低大致说明两个东西:学什么专业,学到什么层次,即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专业知识水平。

但是,它没法证明一个人价值观良好、生活态度积极、性格品质优良、做事靠谱、值得信赖等一系列的内在品格。

有一个故事:我的一个老师遇到一个女孩来向他咨询:她感觉很迷茫,同事都不太喜欢她,问我“要不要考个研”。出于责任,我跟她进行了一场犀利的对话:

“你知道考研意味着什么吗?它是一种专业技能的学习,基于本科专业基础上的进一步学习。”我说,“但你的问题,是专业技能问题吗?”

“那我要不要学个英语?我之前英语学得还不错,如果再努力一把,说不定可以做个‘斜杠青年’,多做几份兼职,多几份收入。”她继续问。

我回答:“你知道英语是什么吗?一种语言技能。你现在的问题,不是因为缺少一种技能。”

我很奇怪她的思维:遇到问题,第一反应是去学个技能。学个技能就能解除困境吗?

“那我要不要学个插花?”她还是不死心。

看她总是找不到自己的问题根源,我直接告诉她:“专业技能也许救得了别人,但救不了你。”

我给她分析:在你找解药之前,你能不能正视自己的问题?根据你的实习表现,我发现你至少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情绪化。不知道是谁惹你了,每天都阴着脸,说话也很冲。很多同事都不愿搭理你,

2.情商不高。说话不考虑他人感受,还总是得罪人,有几个客户都因此直接把你拉黑了。

3.缺乏条理性。做事丢三落四,粗心大意,连消息都会发错对象,而且竟然发生好几次。

4.最关键的是缺乏上进心。你整个人精神状态一直很慵懒。你的朋友说,周末就没见过你看书学习,多半是躺在沙发上看电视。他们也发现,上班时间你竟会戴着耳机听歌。

你的问题,属于品格的问题,如果不改变,你以后做任何工作,都可能反复出现的问题,这不是你学几个技能就可以弥补的。

老师知道这几个问题很尖锐、很刺心,如果他不说,小姑娘可能永远意识不到。

品格是底层能力,非得去补专业技能,就像身体缺的是钙,却去补铁,有什么意义呢?

品格除了是态度,思维,习惯,当然,它还包括一个人内在的品德品质-良知。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史蒂芬·柯维先生也一再强调:即使我们玩弄手段使他人投我所好,为我卖力,因我发奋,和我“惺惺相惜”,然而一旦我品德有缺陷——比如言不由衷、虚情假意,就无法获得长远的成功。

你在为人处事方面如有居心不良,别有用心,也许短期效应不错,但倘若没有根深蒂固的诚信和基本的品德力量,那么生活的挑战迟早会让你真正的动机暴露无遗,一时的成功就会被人际关系的破裂所替代。

我们的本质要比言行更具说服力,这个道理人人都懂。有些人是我们绝对信任的,因为我们了解他们的品德。

人性可善可恶,冥冥中影响着我们的一生,而且总是如实反映出真正的自我,那是伪装不来的。

人类的这种聪明能干像极了《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孙悟空自恃本领高强大闹天宫,玉皇大帝手下的天兵天将都拿他没有办法,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了五行山下。鉴于他有一身的本领,为了让他变成有用之才,佛祖让唐僧解救他,并带他去西天取经,漫漫路途就是修行的过程。

可是,自恃神通广大的孙悟空根本不服唐僧的约束,如何让这个聪明但顽劣的猴子既发挥他的才能,又让他在经历磨炼后能够自我管理呢?实现这一步的前提是先要通过外部控制,让他听师傅的话。于是,观音菩萨来了,送给孙悟空一顶好看的帽子,孙猴子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戴上了帽子,原来这是个一念咒就缩紧的紧箍。从此之后,孙悟空不得不接受了唐僧的管理,最终陪着师傅修成了正果。

同理,谁来约束作为自然界中万物灵长的人呢?于是,大自然也给人准备了一个“紧箍咒”。这个“紧箍咒”就是让人与人之间发生约束和控制。

这里有一个原则,我们叫他:普世性原则

原则不是价值观,一群盗匪可以有相同的价值观,但却违背了良善的原则。如果说原则是地域,那么价值观就是地图。唯有尊重正确原则,才能认清真相。

原则是人类行为的指南针,历经考验,长盛不衰,无可争议。要抓住它们的本质,最简捷的方法就是设想一下反其道而行之的后果,不会有人以为可以靠欺骗、不公、卑鄙、无能、平庸或者堕落来换得持久的幸福与成功。

一个人的思维方式越符合这些原则或者自然法则,就越能正确而高效地生活。比起为改变态度和行为所做出的努力,正确的思维方式对于个人和人际关系效能的影响要大得多。

我们要在社会上生存,要与他人交往,我们要有:比如“公平”的原则,“诚信”与“正直”的原则,“服务”的原则,“讲求品质”或“追求卓越”的原则等等。

行事处世我们要心存“首善”原则,那位被咨询的小姑娘到公司上班,也要遵循在公司上班“勤劳踏实”“上进”等原则,有一份良好的品格与原则,才能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与更多晋升机会。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要阐述的内容,它强调以原则为中心,以品德为基础,要求“由内而外”地实现个人效能和人际效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忙了一天過後卻覺得自己一事無成,面對明天的工作又毫無頭緒?其實,你做了很多,只是不知道怎麼整理出自己的成果。你需要...
    近_2e21阅读 324评论 0 0
  • l 简介 彼得·德鲁克于1909年生于奥匈帝国的维也纳,祖籍为荷兰人,彼得·德鲁克其家族在十七世纪时从事书籍出版工...
    小潘chic阅读 1,322评论 0 0
  • 遇见网校是我最美的福祉 婚姻系张泽芳 摘要:首先通过对个人家庭背景虽然贫寒但...
    zzf515333阅读 687评论 0 1
  • 看到征文启示,有一种蠢蠢欲动的想法:我也来参加参加吧。今天放假有时间静下心写点东西了,回顾三年参加网校学...
    小渡庞玉静阅读 161评论 0 1
  • 上学那会儿老师最常说的就是多做题,做的多了自然就通了。就算不通记住解题步骤,等考试遇到同类型的试题也不慌。等毕业了...
    长宽160阅读 88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