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经第三章
1、若存若亡:有时记在心里,有时则忘记掉,用以形容若有若无,难以捉摸;成语“若存若亡”的出处。
2、大器免成:祭祀用的器具被生产出来的作用就是祭祀用的大器,不需要成就;成语“大器晚成”的出处,指越是有大才能的人往往越晚成功。
德经第七章
3、多藏必厚亡:指积聚很多财物,最后会损失更大;成语“多藏厚亡”的出处;厚:厚重,更多。
4、5、知足不辱:意思是知道满足就不会被辱没,表示不要有贪心;辱:动词,被辱没;成语“知足不辱”、“知足常乐”的出处。
6、知止不殆:指知道适可而止的人就不会遇到危险,成语”知止不殆“的出处;殆:危亡,损失,失败。
德经第八章
7、大巧如拙:指真正聪明的人不显露自己,从表面看好像很笨拙;成语“大巧如拙”的出处。
德经第十三章
8、出生入死:指从出生到老死的人生过程,借指冒着极大危险,随时有死的可能,多用以赞扬不顾个人安危的献身精神。成语“出生入死”的出处。
德经第十九章
9、10、和其光,同其尘:中和他的光芒,蒙受同样的灰尘,形容与世俗混同,不突出自己,不露锋芒,与世无争;和其光:中和他得光芒;和:中和;光:光芒;同其尘:蒙受同样的灰尘;成语“和光同尘”、“浑俗和光”的出处。
德经第二十一章
11、12、祸,福之所倚;福,祸之所伏:指祸与福相因而生;成语“祸福相依”、“祸福倚伏”的出处。
德经第二十二章
13、14、深根固柢:比喻基础牢固,不容易动摇。成语“深根固柢”、“根深蒂固”的出处。
15、长生久视:长期生存和有远见的规划,形容长寿且重视维持长久生存的需求;成语“长生久视”的出处。
德经第二十三章
16、治大国若烹小鲜:意思是治理大国要像煮小鱼一样;烹小鲜:烹煮小鱼,不去鳞、不敢挠,恐其糜。鲜:鱼;成语“若烹小鲜”的出处。
德经第二十六章
17、报怨以德:不计较怨恨,以德相报。成语“以德报怨”的出处。
18、轻诺必寡信:轻易的许诺很少会信守。成语“轻诺寡信”的出处。
德经第二十七章
19、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粗大的树木都是由小树苗长成的,比喻大事是由小事逐渐发展演变而来。毫末:指幼苗,比喻细小。成语“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的出处。
20、九成之台,作于羸土:九层高台,是从一框框的土块堆积起来的。羸:通“垒”,堆叠、积聚。成语“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的出处。
21、百仁之高,始于足下:百尺高山也是从脚下开始起步;成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出处。
22、慎终若始:谨慎对待结束,就像开始一样,形容做事自始至终都要谨慎。成语“慎终若始”的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