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近平致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的贺信》

       6月7日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在深圳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强调要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既要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也要精神财富极大丰富、在文化上自信自强,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

       在新媒体时代的国际传播创新分论坛上,新华通讯社社长傅华在致辞中表示,国际传播工作是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关键一招,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当前,新媒体跨时空、大容量、开放性、交互性等传播特点,极大改变了国际传播的面貌。我们应当准确思变、应变、求变,坚持守正创新,在新时代展示好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当前,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深刻重塑国际舆论格局,”在新媒体时代的国际传播创新分论坛上,人民日报社编委委员、人民日报海外版总编辑陈贽表示,应注重理念创新、话语创新、技术创新、机制创新,致力于发挥内容优势、构建叙事体系、用好渠道平台、聚合各方资源,做好国际传播。

        会议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准确把握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新要求,持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高质量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