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9月27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上,通过了一项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地方性条例,引起了极大的轰动:鼓励用人单位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育有子女的夫妻,在子女零至三周岁期间,每年给予夫妻双方各十天共同育儿假!
据了解,《条例》中,宁夏鼓励探索实行夫妻共同育儿假,在全国尚属首创。
但是,有的网友在下面评论说:“我们男的巴不得有假,有假比没假好,又可以多十天在家里玩游戏了”。
这个评论居然得到了两千多个赞,不知道是因为还没有结婚生子,还是本身就是一个不负责任的爸爸。
在现实生活中,“丧偶式育儿”屡见不鲜,也听到不少妈妈抱怨老公不爱做家务,没有家庭责任感。其实,造成这样的后果很有可能是妈妈们一开始没有用对方法。
男人不可能一下子就成熟,也不可能一进入婚姻就扮演好“丈夫”或者“父亲”的角色。如果你不给他充足的时间去完成角色转换,那么很可能会用力过猛,让他丧失爱你的能力。
脱离原生家庭,建立一个全新的小窝,最先要做的事就是磨合。
你首先要了解男人的生活习性,不要急着把自己的要求强加于他,因为你们各自带着原生家庭的生活习惯,谁也不会轻易屈从于另一方。不管他是把家里弄得一团糟,还是做了什么让你跳脚的事,都不要急着抱怨或唠叨,也不要像他妈妈一样跟在他后面收拾。因为抱怨和唠叨会消磨感情,跟在后面收拾会让你变成家庭妇女,从此你伺候他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如果他回家后把衣服扔得满地都是,没关系,上班前他自然会捡起来穿上。在婚姻的最初,千万不要忙着教育男人,你只需要做好自己。
男人比女人通常要晚3-5年成熟,甚至很多男人有了孩子之后,自己仍然像个孩子,这就是很多妈妈说“我有两个儿子”的由来。女人通常在行为上比男人成熟,但在心理上却希望可以依靠男人。这就形成了一个非常大的矛盾,那就是一边伺候男人,一边不停地抱怨。男人非常厌恶这种圣母式的相处方式:第一他并不需要你伺候;第二他忍受不了你的抱怨。他宁愿你什么都不做,也不要你去烦他。
其实两个人相处久了,彼此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对方。如果你是一个很爱整洁的人,而你的男人比较邋遢,那你只需要做好自己,不要去唠叨他,也不要跟在他后面收拾。你可以慢慢影响他,适当引导他,再适时夸奖几句。他也许不如你做得这么好,但一定会比之前好。
男人是需要调教的,但调教不是说教,而是通过自己的行为去影响他,通过夸奖,鼓励和感谢去强化成果。原生家庭用二三十年的时间让他形成了现在的生活和思维方式,而你只能潜移默化地去改变他,不必急于一时,也无法一蹴而就。
一起来看一个真实的案例:
米粒和老公都是80后的独生子女。虽然结婚买了房,但自己很少开火,两个人要么去父母家蹭饭,要么喊外卖。后来米粒怀孕了,干脆就和老公搬回了娘家。直到孩子出生,全家人都在忙着照顾孩子,老公干脆就回自己父母家吃饭,晚上再回丈母娘家睡觉。
米粒觉得老公毫无家庭责任感,自己都像个孩子要人照顾,更别说照顾孩子了。两人为此吵了好多次,但没有结果。米粒想来想去,如果还要依赖父母,别说老公长不大,连自己的婚姻可能都保不住了。
于是米粒力排众议地带孩子搬回了家,老公也跟着搬了回去。她坚持自己带孩子,一开始双方父母轮流上门帮忙做饭,晚上父母回家,米粒就抱着孩子在小区门口等老公下班。
因为没有人可以依靠,老公也学会了给孩子换尿不湿,喂奶,陪孩子玩耍。周末,一家三口就到附近公园,享受一家三口的美好时光。就这样,老公越来越多的参与到家庭中来,也越来越有责任感。
所以,从原生家庭“断奶”是特别重要的。如果你希望男人有责任感,那么自己就要有女主人的意识。不要因为孩子出生就拆散自己的小家或者住回父母家,带孩子要以自己为主,父母为辅,同时让男人参与进来,培养他的责任感。
只有当男人真正具有了家庭责任感,方才不负政府倡导“育儿假”的初衷,才能真正“体现男性(父亲)、女性(母亲)共同育儿的先进理念,对于培育良好家庭风尚,增强家庭成员的幸福感具有极好的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