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02 职场管理和能量思考

昨晚我还跟老妈在讨论之前作为管理者,聘用员工,解雇员工,处理员工犯错的两个故事。还有作为人,能量来源,身体能量来自于食物阳光空气和水,而精神能量来自于信仰,今天读(五分钟商学院),突然醍醐灌顶,由此来叙述一下心路历程。

先说职场的管理,想起一个小故事,曾经有一位同事告诉我,作为领导不能仅仅只靠掌握员工的薪资和职位是否提升来获得尊敬,而是应该具备威严,一种员工看见了就打内心害怕和敬畏的磁场。或许这是他当时那一刻的宝贵体验,虽然对我没有什么用,但是还是记忆犹新,可能有一部分原因是自己想要推翻他的见解,得到一种全新的更接近标准答案的解释。

五分钟商学院将管理者的权力归纳为是员工给予的,比如我作为管理,安排今天A员工做一个工作,他如果听了,说明这个权力就成立了,他如果不听,说明这个权力被拒绝了。我相信没有人喜欢被拒绝,也就是说,一项指令是否具有权力,取决于指令的接受者,而不是指令的发布者。

而作为管理者,有两种工具可以使用,一种是压力型工具,一种是动力型工具。

先说压力型工具,简单说,这就跟上文我提到的对员工的薪资和晋升状况有生杀大权,而使员工产生敬畏。奖赏权,管理者有权利对表现优异的员工发放奖金,是一种建立在诱惑之上的权力。惩罚权,管理者有权力对犯错的或者KPI不达标的员工进行惩罚,这是一种建立在恐惧之上的权力。法定权,意思就是我是你领导你就必须听我的,是基于组织架构的权力,但是这项权力很难单独被接受,需要搭配奖赏权和惩罚权。三种压力工具,是传统的管理者所经常使用的,所有职场打工人都司空见惯。

举一个例子,两年前我从三个人当中脱颖而出,原本是三个平级的员工,一下子领导提拔我当组长,一时间无法适应,而且不知道怎么着手工作,仿佛面对昔日的好友,我没有办法使用法定权。更别说还有奖励权和惩罚权,我连最基本的安排任务都是假借经理之口,意思就是在安排一个任务的时候,我会加上一句话,这是经理要我们做的,所以大家一定要全力以赴,那么这时候我只是一个传话筒。三种压力工具,一点都用不上,属实惭愧。

再来说动力型压力,简单的讲,就是上面提到的同事所说的威严,可以先不使用压力工具的前提,就能让员工产生尊敬和恐惧。专家权,指的是你会做别人不会的事情,比如你能更专业的分配任务,让员工心服口服,你能在适当的时候提出恰当的建议,他人觉得可操作性很棒,由此对你产生深深的敬畏之心。表率权,指的是你拥有令人羡慕的个性,声望和魅力,收到他人的敬佩和赞誉,因此别人愿意模仿你,跟随你。两种动力工具,简单的说就是促使员工自愿让你行使领导权力,他们甘之若饴,被你的能力和魅力所折服。

再按照上述举的例子,我为什么能在三个普通员工里面脱颖而出,被领导看重。原因是在每天的工作中,针对突发状况,我表现出的突出的决策能力,能够说服其他伙伴将思路理清,并且理念一致为基础而进行分工合作,还有在她们不擅长的细节,我会不厌其烦的一次一次的教,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让他们能尽快融会贯通,甚至是新来的第四个员工,都能耐心的将所有工作细节和重点当面传授。经理就坐在我们几个人的工位后面,我的一整套行云流水,他尽收眼底,虽然我并没有意识到他正在观察我,但是此时一心只想让其他人尽快将工作理顺。于是在经理找我谈话的那天,他说组里的其他人能力和提升和对工作的熟悉掌握整个过程,都是我一个人不厌其烦的教导,才能让小组的流水线工作现在这么顺畅。心里很感激他对我的关注,但很后悔当时没有表达出感激,因为两年后的我现在才懂如何将心里的声音用语言讲出来。

所以为什么脱颖而出呢,按照书中讲到的,是因为我具备分配工作和教导工作的专业能力,还有在我教他们新知识的时候,他们愿意接受并且努力学习,所以同事具备一点点的专家权和表率权。书中讲到,真正的管理者,在成为经理之前,就已经拥有这个来自动力工具的权力,来自员工自愿

而为什么升为小组长之后反而很不自在,还要借用经理的名义来安排工作呢?因为对于压力型工具的使用,没有自己的理解,不会使用,有人说照葫芦画瓢,这个我也想过,但是葫芦长得不一样怎么办呢?经理这个葫芦,在我进入公司那天他就长这个样子,在我的认知里他一定是大BOSS钦点的职位,其他人不得不听,发现了吗,此时我还停留在压力工具里。至于他为什么会坐上那个位置,细节是迷糊的,我也没有直面问过他这个问题。有没有一种可能,他以前也是因为先具备了表率权和专家权,才被他的领导看重的?但是显而易见的是,对于压力工具的使用,他一定是个熟练者,领悟力极高,至少没有像我一样,有些想要临阵脱逃。

带着这样的问题,来看两年前的自己。将自己做不好组长的原因归咎于不会使用压力型工具,这个思路不一定正确。我们应该将重点精力放在自己擅长的事上,比如,我的特长是发挥专家权和表率权,那么刚上任,应该将这两个优点发挥到极致,让同伴对我更加的敬佩,让经理对我更加的认可,让其他部门对我印象深刻,再同往昔的伙伴工作相处中,也不必事事都拿经理来当挡箭牌,我必须要学会自己独立承担责任,先站稳脚跟,再来考虑要不要偶尔使用压力型工具。

答案就在这里,这是2025年10月的我对2023年5月的自己所说的话。

再来讲到能量,我有一个姑妈是信奉基督教的,从小她对我的影响很深刻,在她眼里,永远看不到沮丧和失落,眼神永远有光芒和善意。然而有非常多的人前去找她倾诉自己遭遇的不幸和磨难,但是每一次接触负能量的人都没有将她打垮,她会细心倾听,耐心安慰,最终倾诉的人都能带着欣慰的表情离开,仿佛如释重负。有一天晚上7点,天色已经黑了,我去找她,结果发现她坐在自家客厅不够亮堂的电灯底下,安静且专注的翻着一本有些破烂的书籍,看样子这本书已经被翻了无数次了。原来白天她对他人释放的善意和正能量,晚上会从书籍里获得更多心里的力量,第二天满血复活,又可以继续帮助他人理解困境且勇敢面对困境。

如果人的身体是通过食物摄取补充能量的,那么人的精神能量是通过对信仰的坚定和前人的智慧结晶-书籍里获取的。看吧,书籍像一把钥匙,帮我们打开了智慧之门。这句话在2007年从语文老师口中念出来那一刻,我无比自豪,因为这是我的作文开篇。

希腊神话中,神和魔是靠什么获取能量呢?神是从人类膜拜的精神力量中获取能量,魔是从人类恐惧的精神力量中获取能量。如果将神的能量运作比作商业模式,越多来自凡人的膜拜和良好的愿力到达,它能行使的权力也就越多,帮助虔诚求助的凡人诞下孩子,去除病痛,结果是获得更多的膜拜的信奉,这股能量一直循环,壮大了神的力量,增多的信奉人数,人间越来越和平,商业世界里可以比喻为这叫赢家通吃!

我相信不论是职场还是生物能量获取,总有一个法则是想通的,那就是专注的吸引力。你越是能帮助他人,影响力越大,你的能力也就越大,能吸引的人也就越多,你是什么心态,善意,正直,到你身边的人也一定是具备这样品格的人。

就如景德镇的鸡排哥,这两天铺天盖地的流量,并不是什么黑天鹅事件,对于他个人来说,是因为自己坚持做长期主义者的结果。无论是生产鸡排的良心,服务客户的耐心和热情,对学生和特殊人士的爱心,还是对家乡的热爱和支持,都散发出遮掩不住的正能量,人都会愿意靠近积极向上的能量体,像阳光一样的温暖和治愈。祝愿国庆这两天鸡排哥身体健康,不要累垮了,全世界各地喜欢他和深受他影响的人都会对他寄与祝福和爱,感谢他带来的快乐和情绪价值,加上满满的正能量。让我们相信原来善意和阳光,才是人类世界一致的共鸣。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