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安全感

谈到安全感这个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其实蛮喜欢一句话,“安全感是自己给自己的”。这句话啊,你初一听感觉是蛮扎心的,可冷静下来仔细想想,这句话真的是很有道理。想想在我们日常交往生活中,有多少次把自己过多的精力给了对方,以谋求对方的反馈来获取内心的安全。俗称“安全感”;如果对方没有及时回应,或者没有察觉,我们便会产生失落、不安,俗称“没有安全感”,这时候很多人开始给对方归因,认为是对方的问题,对方关注不够等,其实在爱情中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

樊登老师在一本书中讲到“你之所以感到不安,是你给了别人伤害自己的机会,最好的方式就是不给对方这样的机会”。细细想想,安全感这个东西,还真的是自己给自己的。

但是孩子的安全感,好像又是另外一回事。

成年人的安全感可以自己给自己,但孩子的安全感,只能家长给孩子。

在我投身教育的这几年中,越发觉得家庭教育对一个孩子的影响是十分深远。小到孩子的学习成绩,大到孩子的性格养成。

我的一个朋友,小时候是个超生小孩,父母为了生她就去了乡下,后来生下她没多久,父母就回到了城里。他从小就在乡下的爷爷奶奶家长大,后来被村委会发现,辗转腾挪又把她送到了许多年没联系,远在几千公里外的“爷爷家”,吃的是百家饭,住的是大通铺。她说:每当看到别人家孩子和爸爸妈妈出去玩的时候,我都非常失落!

长大后虽然经常和爸妈通话,可是童年中的记忆缺失,让她永远无法释怀。这也行正应了那句话“有的人一生活在童年,有的却要用一生去寻找童年”,很不幸,我的朋友是后者,虽然在她的内心清楚明白,父母当初的选择是迫不得已,父母是爱她的。可是在她的内心童年的创伤已经无法愈合,和父母的“距离感”一直存在,从上大学到工作,她从来不选择有父母的城市,节假日也会选择旅游和各种借口逃离。我想在成年后的每个假期,当同学都离开宿舍回家过节的时候,她有多孤独,就多渴望“家”!

孩子是需要被呵护的,安全感真的很重要!上面的故事我其实只讲了一小部分。“安全感”缺失的孩子又会变的自卑,自卑的孩子又很难获得成功。恶性循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