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再见,也许就是永远的再也不见吧
新一年的轮回里,我们彼此聚集却又各自孤独地往前走,也许失恋、也许失业、也许遇到了想念的人、也许在午夜时分终于痛哭了一场,但这些都不影响第二天太阳照常升起,时光匆匆流逝。我没有因着Kim眼里不属于我的星星而垂头丧气,因为心理学考试我又报了更高级的一场,要去听课、要看书、要复习,我觉得增值自己的人生,比去竞争别人给的爱更有意义。永远如我一样克制的人,大概这辈子都不会有轰轰烈烈的情感经历吧,一切都在自己受伤害之前理智地让其戛然而止。
我们就这样平平淡淡地每天在自己的办公桌前忙忙碌碌,偶有交谈,或者分发稀奇的小零食,但再也没有之前的暖心咖啡、笑笑闹闹。Rose和Kim倒是在青岛之行后走的近了些,甚至有时下班会一起离开,有几次跨部门合作也是Rose配合Kim一起来完成的,我不知道是Kim钦点还是Katty看出端倪特意为我减少尴尬之举,总之我们之间有点渐行渐远。有次在茶水间无意中听到Kim和Rose的对话,Kim故意气着Rose说:“我第一次看到你的PPT时,差点喷了,一直在想这姑娘这是什么审美?一个北京小姑娘审美不应该差到哪去啊…“,Rose则嘻嘻笑着撒娇地说”讨厌~,第一次看被震惊了是吗?我本来就不太会弄PPT啦,下次你教教我啊,哈哈~“…之后的话我没有听,转身回来了,突然间在现实中体会到由于成长背景不一样从而导致的那种分别感。这种区别不是显性的,是一种骨子里东西,偶尔通过表象展现出来。就像我可以轻松地通过大学四六级英语考试,可以做对公司的英语考题,但还是得在学了大半年的商务英语后,才终于敢磕磕绊绊地和设计部的外籍员工试着口语沟通,而Rose哪怕对于一份文件的翻译准确率没有我高,但可以毫无障碍地和他们交流,她的那份阳光自信是我这辈子都学不来的。
行政人事部的工作依然琐碎而繁忙,我一直觉得在Louise和Ragita的不告而别后,公司似乎进入了超级稳固期,除了财务和人事,其他部门是没有什么所谓的暗流涌动的,这两个部门新上任的领导又都属于实干型,所以其他部门尤其是市场和销售部对公司的现行政策几乎没有什么不满。技术部更不用多提,现国内大环境重型机械设计企业普遍不景气,能够入职NR这样照样每年能接到大单的公司,他们应该是不会轻易离开的。我们人事也很久没有正式的为谁办过离职,除了新增项目的社招也没有重复岗位的社会招聘了。这种“超级稳固期“的持续,让我有点松懈,每天对于工作也提不起什么精神。早在开工年会上提工作计划,我们部门在今年秋季除了大型员工拓展活动策划,并没有什么大型活动安排,有些内外部培训,也是针对个别人群的,校园招聘也不做,感觉没什么有价值的项目需要那样精神抖擞、积极进取了。
由于公司人数较多,拓展活动我们早早地就在准备了,要正规拓展公司、环境优美的拓展场地,既有智力游戏又有体力比赛的那种拉练式拓展。仅仅策划期就大概持续了一个月,这一个月我们偶有加班,Rose也一切如常,但我经常见不到Kim,行政那既没有她的请假记录,也没有她出差的申请。很多时候我看技术部同事都在找两个技术副部长在签字,有时候工作系统里的员工申请,也是副部长们在代劳批示。我想她大概病了,因为朋友圈也很久没有她发的消息,点进去历史能查看,所以她应该是没有屏蔽我(个别信息无从考证)。我有点担心,很想发个信息问问,但是又觉得没有理由这么做。又想到万一信息被读,但却没有回复,那岂不是更尴尬。我就这样纠结着,一直到拓展完成,都没有她的消息。侧面问过Katty,只说Kim跟非总请假了,身体吃不消要休息一段时间,但具体到哪天并没有明确日期。我突然有一种熟悉的宿命感,就像Louise和Ragita的离开一样,Kim大概也处在这样的边缘。只不过她的地位、她对公司的感情、她的责任心让她不能像其他两位元老一样直接痛快走人吧。
拓展回来后的一周Kim仍然没来公司,周五下班前我终于按捺不住想给她发个信息,一段简单的问候寥寥数句,被我删删减减了N遍,终于在读起来感觉没有任何私人情绪后,按下了发送键:“Kim 听说你前段时间身体不太好,好久没见了,不知道现在好点没?“,发出去后我每隔不到一分钟就要看下手机,生怕听不到收信息的声音。这种神经质的做法一直持续到晚上睡觉时间,我仍然没有得到回复。那晚我就这样抱着失落睡了,本以为的不安并没有发生,一觉到天亮。睁开眼的第一件事是看手机,昨晚一点多收到Kim的回复“我出去跟朋友喝酒了,才回家看到信息,身体没事,周一去上班,到时候找你。”“啊?!~”我惊叫着坐起来,周一要找我,会是什么事呢,赶紧祈祷不是工作上的事,也许她想找我谈谈心吧,如果她想走,我一定要尽力说服她留下,也许我的力量微乎其微,但我一定要表达出自己的看法。于是,我赶紧起床洗漱,周六日除了需要学习的课程,我都在想到底要从哪些角度来劝解Kim,也许不叫劝解,是一种人生看法的表达,让她知道离开有时候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
我相信人是有磁场这种东西存在的,所以才能发生相互吸引或排斥,有时候我们不需要认识很久、不需要说很多话,但我们知道彼此是同类人。当周一一大早Kim把我叫到会议室,我们面对面坐着,我感觉得到骨子里我俩就是同一类人。这种同类无关外在看来她有多优秀,我有多平庸,她多幽默自信开朗,而我又是多么安静内向,这些都不是评判标准。那种骨子里的同类是我们面对人生转折时所惯有给出的选择,是我们对于人生的不服而又巧妙地顺势,我想这也是对于生命的态度,不委屈但也不愿强求。不等她开口,我便问道:“Kim,你是不是也要走了?”她似乎没有很诧异我的提问,似乎觉得我早就应该知道,她点点头,“嗯”了一声。“为什么?大家都走了,而且都是元老级人物,你们和非总一起创业这么多年,现在公司无论从哪方面都做到了行业翘楚,你们却要一个个离开了。”我十分惋惜地看向她的眼睛。她没有回避,看着我说:“也许我们得到了自己应得的回报,但同时我们也失去了很多别人想象不到的东西,如果现在的离开是果,那之前所有的一切都是原因。也许在外人看来,我们都到了这个位置不能轻易离开,但也正是到了这个位置,我们才更能知道自己的人生要怎么过,和谁过,以及人生中到底什么最重要。”我被她一番话说的接不下去,只好问她:“那你有找到新的工作吗?这个行业圈子这么小,也许每家公司都是围城呢,看着想出去,可是真正出去了,也许就想着还是里边好了。”Kim倒是笑了:“我这两年不打算继续工作了,没有跳槽,我这个位置估计跳槽也不好跳吧,我计划出国了,要去澳大利亚读工科硕士,那边很缺乏这个专业的人才,我读完后如果顺利就在那边找工作,然后移民了,不想再回来。”听完她的话,我愣住了,怎么也没想到Kim会做这样的人生规划,不过细想也是合理的,她在北京没有成家,可以说是自由自在吧,她那么怕被束缚的人在一家公司做了这么久,现在功成名就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又有什么不可呢?只可惜,我周末准备的那么多话却没有机会说出口了,是根本不必说了,因为我知道“离开“虽然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但”离开“一定是新的开始。
那场对话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我们没有再继续走或者不走这个话题,而是我不停地问她关于留学学校和专业选择的事,问她去哪个城市,问她做了哪些准备,问她现在怎么学习,问了很多很多。她笑着一一给我回答,那笑容里充满了对黄金海岸的憧憬,充满了对那个最适宜人类生存的国度的向往。
最后她问我离职手续办理流程,她说早就跟非总提过了,但是一直没有走书面程序,今天她要提出书面申请了。
从会议室出来,我找Katty说了情况,katty果然如我所料明悉一切,但她不能理解。她让我公事公办,和普通员工流程一样对待,她下发了离职申请表。当Kim把申请表返回我们手里时,非总给到的答复是按正常流程走,办理交接,一个月后交接没有问题即可离职。
交接的这一个月Kim坚持的很好,没有迟到早退,看她天天拉着两个副部长在会议室做工作对接。她的批示权限、签字权限早已收回,看她倒是有了一副轻松自在的模样。偶尔跟我打招呼微笑,偶尔和Rose一同下班,我反倒没有了之前的小小妒忌,只是感慨人生大概就是一场接一场的错过吧。
仍然记得一个月到期的那天,冬至临近,白天变得很短,天早早暗下来。Katty从会议室和两位副总出来,他们刚刚跟非总开完电话会议,大概是对交接结果非常满意吧,Katty让我给Kim办理离职手续。我把早就准备好的文件拿去给Kim签,最后郑重其事地在她的离职证明上盖上了公司的公章。
看着那个红红圆圆的盖章,我觉得我们的相遇也变成了一个圆满的相遇,因为这样的相遇,从此以后再也不会担心有撕心裂肺的离别。看着她小心翼翼地收起离职证明,背着包跟我、跟我们说“再见“的样子,我知道,有些生命中出现的”再见“,也就是永远的再也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