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学习《如何阅读一本书》,主要内容是分析阅读的十一个规则,或者说方法步骤,即确定书籍类别、概括主要内容、梳理论述逻辑、明确写作动机、研读关键字词、把握文章主旨、熟悉论述方法、明确作者观点态度、实践性评判、理性评判、尊重知识。
个人认为这十一个规则可以归为三大类: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
阅读前我们要确定书籍类别——是小说类还是论述类,区分的标准可以根据是否虚构来确定。如果是论述类,是理论性作品还是实用性作品,区分的标准可以是“是什么”的描述类还是“怎么办”的指南类。
阅读中包括从二到八这几个规则。既有从主要内容、逻辑等宏观方面对文章的把握,也有从字词句等微观方面上对文法文意的分析。但无论是哪一种,根本还是以吃透书本、读懂作者为核心。这也是分析阅读的意义所在。
阅读后包括后三个原则,合并一句话表达就是“没有深入阅读就没有评论权,这是尊重知识的要求和表现知识”。
我认为这十一个规则讲得太琐碎,操作性不强,有点为了讲规则而罗列规则之嫌,结果规则太多反而不具备规则的意义。当然,这些规则还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对照这十一个规则回想自己平时的阅读方法,不由得感叹自己一直不知道怎么读书。向来是看看书名、序言和目录,如果有兴趣就从头至尾阅读,读着读着感觉枯燥就中途而废,换一本再读。若读出了趣味,会挑选出精彩的部分再读。但这样的宠爱只有极少数书才能得到,最经常的结果是很多书只和我亲热了那么一会,然后就被永远地打入冷宫。而我也由于懒于审查见书就读,从而浪费了不少宝贵时间。
这十一个规则虽然不尽科学,但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科学的思考角度,至少能够让我们反思如何科学合理地阅读,而不是随心所欲地阅读。具体如何才算科学,暂时还没有答案,也许等读完整本书,会有适合自己的答案!期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