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最近一直在听台湾的蒋勋先生解读《红楼梦》,目前总共已听了70多章,深陷其中。
自从我16岁读过《红楼梦》以来,在这接近二十年的时间里,看过数不尽的有关《红楼梦》解读或联想的文章。有好有坏,每每都让我啧啧称奇,常读常新。
此前,我就觉得《红楼梦》十分了不起,是我毕生最爱的文学作品;而今,我更加坚信,直到我离开这个世界,这个观点都不会改变。此前读《红楼梦》,其实我是懵懂的,最打动我的是其中的诗词,尤其是大观园中众姐妹的诗词;而今,仔细听蒋先生的解读,我更坚信,《红楼梦》的动人、感人、迷人之处,已经影响了世人几百年,更会一直延续到世界终结的那一天。
《红楼梦》中的每一个字都饱含深情,每一处细节描绘都是一副鲜活的画面,每一个人物都仿佛在世界上存活过;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与人物形象丝丝入扣,每一处植物、每一只动物都出现得恰如其分,每一处吟诗作对、听戏唱曲的场景都大有意趣、令人神往。
《红楼梦》涉及到的传统的中国文化诸如服饰、医药、饮食、园林、诗词、习俗、宗教、礼仪、历史、茶酒文化等等等内容精到、包罗万象,但它更是一部开启了人们对至情至性的无限向往、对独立个性的褒奖肯定、对自我价值的积极探求的现代小说。古人云: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古人诚不我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