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回忆碎片:关于父亲、学校与成长的故事

正看着小说,看到一句“她不再是那个在别人嘲笑她没有爸爸...”,这句话让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自己。

嗯,说实话,我觉得我还是挺幸运的。

老爸在我小学二年级的时候遇意外走了,而我从小是个健忘不记事的性子。在我的模糊记忆中,他总是很忙。常常到家很晚,松个皮带扣匆匆吃个饭就有人找上门谈事了。即便晚上没人来找他闲在家的时候,也是猫在热翻天的顶楼,对着摊开的大蓝图纸量量画画。

陪伴?作业?那是什么?木有。

当他真的走了,我好像也没哭个惊天动地,对老爸的怀念与印象建立,大多来自挂在神台前的黑白照片,和老妈多年来聊天回忆中的“碎碎念”。

我上的那所重点小学,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校风还不错,还是孩子们还小都还没学会怎么欺负人,又或者我的人缘还不赖?现在回想起来,自从老爸走后,我完全没被同学欺负过,无论是言语上还是行动上,都没有。我比较调皮,常和男生满教室跑打闹玩,下课和同学跳绳跳格子各种玩,常回家晚了挨骂。

老爸去世后,在小学里勾起的最深刻回忆有两次。

第一次是在三年级上学期的一天,上课时感到肚子不舒服,趴在桌子上想起了父亲,低声呜咽引起了老师的注意。对了,他意外去世的那天我还发着烧,中午他还给我抓了药回家的,那是二年级下学期。

第二次似乎是四年级的期中考试,作文题目是写一个记忆深刻的场景。我写了关于父亲去世后出殡的回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内容真实,或者是确实写得不错,那篇作文被老师表扬了,还被老师声情并茂地作为范文朗读。

这时想起那位端庄烫短卷发的的语文老师,总是举着书本讲课的样子,声线略带沙哑也不那么温柔,但铿镪顿挫让学生因她的那份投入与热情,而不容易瞌睡。

也许那篇小学水平的作文,是我迄今为止写作水平的一个高点了。

忘不掉的一些破碎的记忆,不能忘,不敢忘。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