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喜欢这一句话,不知道为什么。
是对自己说的,或许也只是想梳理那些留在心里的记忆,也越来越发现写作之于我是一切美好的东西。
我可以和自己对话,可以把藏在心里的那些美好都一一再拿出来,我更珍惜一切情谊。我觉得人生是主动,反思自己在和别人发生链接上面做的不够好,但是在要求自己成长方面我愿意一直不停止的主动尝试,我也知道写作之于我最大的好处是我始终觉得我有好朋友。
最近开始学习新的东西,是和要做的事情有关,行动方面,我知道我内心里是非常不服输的,虽然我知道有时候这样很不好,会让我很累。可也会停下来去想一想我对当下的体验。有时候努力去做事情的时候总会感慨,比如想到村上春树说的,他很认真的说希望自己作品能给读者,一点一点渗入心头的暖意。一开始读到的时候,不明白作者是在说什么,现在不读这本书了,但这一句话一直没有忘记。这两天开始了解学习运营方面的知识,我是完全没有概念,但是我们有一个好的产品,我觉得这个产品非常的棒,想让更多有这个需求的人知道。但是我发现我并不知道该怎么让别人知道,也发现自己的个人能力非常的弱,当意识到了这些之后,是该停留在情绪里怪自己,还是赶紧去想实际的办法呢?当然是后者,虽然用的是笨一点的方法,但是还是要给持续行动的自己点赞。
再来接着说我对“一点一点渗入心头的暖意”的理解。想到了一句话,通往真诚的路唯有真诚。而我们这样去做了,可能一开始总不会有正向的反馈,可是还是有一点,唯有经时间检验过的真诚才能达到会有渗入心头的暖意这效果。
这一篇也是一样不想有章法,就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吧。
自从开始写作,让我学会了很多不一样的东西。比如这一周财富自由专栏里面的概念是智商。自己尝试总结为,智商是可以提高的,智商是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分析问题的能力足够强,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赖于一个人能从多少个角度来看待着同一个问题,所以需要做的是经常玩转换焦点的游戏。而写作也可以把这个利用起来,写作是公开沟通的,同一篇文章,不同的人看到会有不同的理解,所以,有留言就变得非常的珍贵,你可以站在哪个留言者的角度,来尝试感知他的世界。写作课上老师也教我们这些了,但是当时不是结合这个智商的概念,如果不想到这里来,会觉得写作是写作,智商是智商,两码事。
可是也不能只停留在以为懂了的地方,也要检验自己到底有没有做到。我在转换焦点方面做到了吗?
来说一下我自己,昨天在我自己的公众号上写了一篇文章《知识付费出现了拐点,我们能学到些什么?》,写的过程并不容易。那是三节课上面黄有璨的一篇文章:《这一波知识付费即将迎来拐点?》我阅读完后,很想再进一步学习,就要求自己去写阅读笔记。写的不够简练,因为自己也是对运营方面的所有的概念都是陌生的。写的过程,还有能写出来文章本身,最大的受益者是我自己。当然也是非常希望能给别人带来价值,让别人也能看进去,能学到点什么,虽然自己也深知在表达能力上我还学要学习的太多。
但是现在的情况是,没有多少人愿意拿出时间对这个话题感兴趣。顺便查看了一下三节课公众号上这篇文章的阅读量也才是10000多一点。因为在写的时候我是先一开始有个想法,要学习这一篇文章里面作者要告诉给读者什么,这周二的时候有了一个开头,发现很不想写下去。拖了三天才要求自己专注理解文章,找作者的思路,也给自己的阅读笔记安排一个思路。所以,当收到朋友私下给我评论说,貌似都不是我的风格了,不够简练。我并没有如往常收到这样的评价一样有小小灰心,因为我自己心里非常清楚,能写下来,收获已经大大超过只是读一遍文章。
并且也打开了我强烈的好奇心。之前对运营的理解之前完全是陌生的。但是通过问自己,作者想要传达什么?开始有点明白,运营其实和每一个人都有关系。运营首先是你要真正去琢磨怎么给用户提供价值。就像我们都明白的话,你要提供好的产品,你要做到真诚。真的真诚是什么呢?不管你是一个产品创造者,面对用户,还是你只是你自己,面对你一生中和你有过交集的各种关系里面的一个个人?都可以站在运营的视角来想一想。还是提供价值。那么,我就想到了,不是说非要创业了才需要运营,一个人从一开始就应该去理解运营的本质,再来站在这个视角去让自己和这个世界打交道。
就像通往真诚的路唯有真诚。你的真诚对朋友来说,就是能不断的共同成长,能给他们提供价值。
听着还是空话吗?可是有很多人是这样在做的,如果一开始就把这个事情想明白了,那些高手能在做事情的时候出手于无形也就不难理解了。
再回来问我自己,我是怎么来锻炼自己收取不同的反馈,好能给自己提供机会可以站在不同人的视角来感知同一件事情?
微信公众号上首先没有阅读量,也没有人留言。同时把文章更新到了新生大学,和简书。新生大学也没有人给反馈,也在意料之中。但是简书总给我意外。被加入今日看点,还有首页。我知道可能多少和当下的热点有关系,也和标题有关系。但是这一次我真的没有研究标题。即使如此,我知道绝大多数人也是没有把文章看完的,这让我明白了一点,写费劲的文章总是看的人少。而写自己,写情感,娱乐类的内容可能看起来更容易一些。但即使在这样的前提下,有人评论,有可能是并没有看完就评论,说明什么呢?看来作者的洞察可能是比较接近真相的,很多人有怨言,对于知识付费。
暂时我只先就这一件事分析到这里。
但是我还是喜欢简书。因为会写这件事,真的很重要,但是又绝对不能着急。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多写,而不是写的好。谁都想要既能做到多写,又写得好。我想说的是,太难,还不如一开始就要求自己只是先做到多写就好了。因为只要你多写,一定时间,一定公里数之后,你自然会知道该怎么去学习能让自己写的再好一点。
喜欢简书是因为,不管你写的什么样,总会得到及时的反馈。当然这个反馈不一定是真实的。时间久了你就会自己判断。可是单单是能有反馈本身,就会激励你继续写下去。这才是最关键和重要的。因为在学习写作这件事上,我也越来越理解了,李笑来说的那一句话,大部分人的起点都是一样的。我们毕竟都是普通人。如果到最后竟然也能让一部分人有所不同,那一定是因为那个人持续的写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