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一世界,读着,写着,你就进入了这一个思维世界。

好像浩瀚的思维的母体一样,哲学就是在探讨不同人心背后的这个共同的母体。

一直困惑于精神世界和现实世界的二元对立。也惊叹于物质是如何产生“自我”意识的。

就像小时候有一次从梦中醒来,总希望自己永远不死,保留着一个思维的精魂在人世间,那是我第一次对死亡产生畏惧。

长大以后,经历的事情日益增多,却发现我们在这世上经历的一切事情,虽然都看起来很重要,但大部分与这个生死问题无关。

人们活得是多么混沌啊!仿佛误以为自己会永远这样下去一般。又或者为了某种外在赋予的“标签”而沾沾自喜,甚至以此为“荣誉”,进而把自己的整个生命绑在一辆战车上。

这样的人生道路,不是我所希望选择的。我反而从和古圣贤的系统对话中,获益颇多。

三十岁以前,寻找的是一种“终极真理”,或者称之为解脱之道。所以我遍览各种宗教乃至灵修书籍,希望找到属于我的皈依。最后我却无法皈依于任何有形的宗教。我在心里既有佛,也有道,也有耶,但就是无法完全融入他们的团体,进行他们的活动。然而我虽没有外表的仪文,内心却有一颗种子在崩裂。

我要寻找的,是探索自我、放下自我的道路,其他人不过是指引而已,再伟大的宗教也是一样。

纵然所谓的“启示”,也要经过自己的心吧,否则跟一般的盲从有什么区别呢?

精神为什么不直接使物质变幻?为什么要隐藏在物质里?

这的确是一个谜。即使是佛祖等人,号称法力无边,终究也没有改变轮回的规律。

也没有听说谁吹口气,就变出自己想要的东西来。

虽然这些人的力量,无疑在宣传中被夸大了,但这些宗教的内核知识,都是一个统一的智慧。

真的到最后就是“真善美”,就是“爱”,这些就是我们的源头。

这是真的,在她里面,我们就感到充充满满,一无所缺。很多有过灵性体验的人都可以印证。

可是,我们说不清楚,她为什么选择分化成个体,并且为什么把自己的精神隐藏在物质里。

确实,我们可以观察到,物质是一种更缓慢的精神,它也在随着精神而变化,但有自己的节奏,而精神,大多数情况下不直接驱动物质,而是通过身体去驱动。

精神,无疑也是一种更加精微,更加高速的物质而已。

正如全世界的物质是一个整体一样,精神也是一个整体,精神相通,而且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有些念头跑入你的脑海。

写作时的灵感,做梦时的美妙,都使我相信,有一些高于我们的意识存在,并且可以和我们交流。

所谓“通灵”,其实我们一直在“通灵”,只是有时候没有意识到而已。

那样的话,多维时空也是存在的,“天龙八部”虽然是个比喻,但大体也有类似的多元化的生命体。

每一重天,对应一种类型的“生命体”,有的生命体甚至已经是纯意识,纯精神状态了。

这些在我们平常忙碌的生活当中都不易感知得到,只有当我们静下心来观照的时候,才发现这奇妙智慧。

因此忙碌的世界是一个绑架,它催动我们继续留在这个地球上,享受这烟火的快乐。

但我们真的快乐吗?

在六十四论里,我们几乎讨论了和我们生活相关的方方面面,虽然许多话题的外在表现差异很大,但相通的是,从心出发。

丢了自己的心,丢了自己的魂,一切的外在占有又有何意义?

所以对先天赋予我们的东西,我们感到敬畏,我们没有谁预先能够给予谁生命,给谁这一颗心,我们都是混混沌沌地,但我们始终相信,在皮肉灭绝之后,我们必然见到那超越物质的。

每个人的快乐,每个人的悲喜,属于每个人的故事,都浓缩在这颗心里了。

宇宙不死,生命不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