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比较喜欢看小说,周末刚好看完一本简奥斯汀的《Persuasion》,读起来有种轻松的赶脚,但觉得作者对人物的刻画有点太过好坏分明了,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也许只有这样更能衬托主角的优良品质,这种看完就会觉得很爽,像傲慢与偏见一样,虽然不觉得这种事情在现实生活中会存在,但换种方式想,如果小说里的事情在生活中也会发生,那谁还看小说啊~ 大家不就是为了在脑中体验与现实相区别的另类生活嘛,浪漫也好,科幻也罢。
那么说说对小说里印象比较深的几个人物吧。
沃尔特·艾略特的有三个女儿,大女儿伊丽莎白,同父亲一样傲娇,对自己爵士家族地位感到相当满意和自豪,如果比自己地位低下的人不高看或称赞自己,那他就是个傻瓜,他们同样对门当户对的男女姻缘十分看重,我觉得这也是伊丽莎白在小说结尾也没有找到自己另一半的原因。
而二女儿玛丽则下嫁给了上克罗斯的莫斯格罗夫乡绅的长子查尔斯,这是一个充满着快乐的家族,莫斯格罗夫夫妇热情好客,两个女儿活泼开朗而且有礼节,查尔斯则无忧无虑喜欢打猎,一家人其乐融融,上克罗斯的欢声笑语总是少不了他们的。但玛丽却总是闷闷不乐,骨子里也带着家族遗传的傲娇病,只是没有另外两人那么明显摆了,有点神经质的她总觉得容易得病,而丈夫却对此漠不关心,让她很是伤心,因此安妮总会陪在她身边。
轮到主角安妮了,沃尔特爵士的小女儿,善良可爱,天资聪慧,善解人意,受过良好教育,遇事沉着冷静... ...作者把她刻画成了一个完美的形象,可能是把安妮想象成作者自己了吧,这必须夸赞一番哈哈,所以,对这个完美的人物,不想谈什么了。
最想谈的还是男主,弗雷德里克·温特沃斯上校,在作者的笔下,也是一个品格优良,温和体恤的好男人,而内心的善良和对感情的忠贞则是在小说最后几页才彰显出来,我觉得这个设定很好,我在之前一直在猜测他的内心世界是什么样的,墙裂勾引起我的兴趣。八年前,还不是上校的温特沃斯四处漂泊,做一些贸易,机缘巧合结识了安妮,并很快坠入了爱河,他们有共同的话题和爱好,但不同的身份地位却决定了两人结合的艰难。在父亲和拉塞尔夫人等人的劝导下,安妮也觉得这会是一段不般配的姻缘,于是同他分手。伤心欲绝的温特沃斯对反对这门亲事的人怀恨在心,毅然离去,经过八年的时间,他升职成了上校,并获得了大量财产,又是在非常巧合的情况,再一次同安妮见面,不应说是见面,而是一起相处很长时间,经过长时间的离别,再见时大家都保持了冷静和矜持,但这一点他明显做的比安妮好,中间又经历了许多事情,两人不断的在心中充满猜疑,不确定彼此对对方是什么态度和感觉,因为他们都伪装的很好。所以小说前四分之一铺垫背景,后面四分之三全都是彼此测探和猜测对方的想法,到最后几页的时候才揭晓,看到结尾的时候真的是张大嘴巴在看了,人物态度转变的太大了,惊讶的有点措不及防。心中藏了这么多想说的话,当最后一根稻草压向他的时候,温特沃斯终于再也忍不住了,恨不得将这些年的感情全部宣泄出来,说实话,这种感觉还是挺真实的,毕竟人能承受能力是有限的,感情也不例外,我也不敢想,如果现在要我跟暗恋了十八年的女孩去相处然后表白,会是什么样子。当然,小说最后肯定是个happy ending,沃尔特爵士和拉塞尔夫人接纳了他,就此故事结束,没有战乱纷争,没有生死离别,典型的乡间小清新的风格,以男女主角的感情线为主,叙述儿女情长的小事儿,读起来甚是轻松。
对于拉塞尔夫人,我认为作者是很喜欢这个角色的,她也是小说中推动事情发展的关键人物,虽然正面描写不是很多,却通过其他人对她的评价将人物特征突出明显,一个典型的女强人,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思想观念上,颇受人们尊敬。但对于安妮和温特沃斯的感情问题上,她提出反对观点,作者在这一点上没有明确这是一个正确还是错误的决定,那么就提出了问题,我们是否该听从别人的劝导来做决定,在感情方面或是其他方面。安妮起初听从了拉塞尔夫人的劝导,心中肯定有些后悔,但小说中没有说,最后机会再一次来临,这一次没有人提出劝诫,安妮接受了他,但如果真的有人提出反对意见,比如父亲或是拉塞尔夫人,或者温特沃斯现在没有如此的财富和地位,她是否还会考虑到自身的责任而再一次拒绝他吗?我认为,她会接受他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但绝不是没有拒绝的可能,当然作者不会写这样的结局,要不然温特沃斯岂不是太惨了哈哈,因为安妮接受的教育和观念灌输来源于她周围的人和事,虽然难以割舍但也不会太违背父亲或拉塞尔夫人的意愿,也许会终身对他念念不忘吧。但有一点,她是不可能接受她不喜欢的人,比如威廉·艾略特哈哈。
威廉·艾略特,沃尔特爵士的假定继承人,作者对他的塑造真的是有点惨啊,任务形象大起大落,由于太惨,不想说了,幸好我们生活中的人大部分是善良的~
那么如果在感情或其他方面,你会接受周围人的劝导么?接受了你会后悔么?如果后悔了你会恨那个提出劝导的人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