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标题,我感觉就像是在说我,我从小到大,似乎都是在证明自己不是最差的,可事实上就是。
从小到大,我似乎就被父母贴上了一种标签“你没用”。
我不知道你们的父母是怎么教育你们的,但我知道我的父母的教育方式就是批评式教育,在他们眼里,我这也没用,那也没用,然后我真的就像被上了魔咒一样,处处没用。
从小学习就是学渣,因为学习差,作业不会写,自然就养成了拖延,那种无力感,你懂得。
再后来,好不容易混到学校毕业,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自然而然地结婚生子。但是那张“没用”的标签,仍然在张牙舞爪地提醒我,然后就是经营婚姻失败,最后以离婚收场。
教育孩子也失败,孩子叛逆,学习也不好。
面对这种现状,我一直有种不甘心,努力地想要证明自己,我不是没用的。但是努力没用,即使是自己最亲近的家人,在说到我时言语间仍透着鄙视。
我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直到今天,我一直想要证明自己,可是被贴上标签的人生,就真的陷入了死胡同。
再后来,喜欢上了读书,希望通过读书来改变自己,可是写出来的东西,仍然惨不忍睹,但是没关系,我是打不死的小强,哪怕被打击无数次,只要不死,终有出头之日。
今天看了李笑来老师的《把时间当作朋友》里的这一章节,深有感触。
其实,不光是我,大多数人都想“证明自己”给别人看,“证明自己”没有错,但这恰恰是最浪费生命的一种行为。
因为,如果你是出色的,不需要证明,别人自会看到;如果你是平庸的,更不需要证明,别人也会看到。
但如果你是出色的,却仍然要刻意证明,那可能会给自己招来不必要的麻烦,会遭小人嫉妒。
如果是平庸的,一再地证明自己并不平庸,那别人看到的就是一个笑话。比如我。
想知道为什么你明明觉得比别人强,而他们却坚决不认可你么?
1、首先,事实上是你觉得自己比别人强,而别人也有这种想法。
心理学家早就观察到这个事实,人类普遍存在这种心理倾向。
比如,当一个团队成功的时候,每个人把成功归因于自己,而忽略别人的存在;但当团队失败的时候,每个人会把失败归咎于他人,而把自己排除在外。书中这叫“Self-serving Bias”。
2、人们普遍不自知。
我们不妨来做个实验,让周围的人给自己的相貌打分,最高10分,最低1分,你就会发现大部分人给自己的最低分数是6分,哪怕其中有人长得跟我一样惨不忍睹。
心理学家说,这是人类大脑所拥有的自我保护功能。我们经常说“人贵自知”,但对很多人来说,“自知”是非常残忍的。
所以,就算你确实比别人强,别人可能并没有察觉到,因为他们同样觉得自己比别人强。
如果你能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就会明白自己的烦恼是多么无意义了。
因此,不用花心思、花时间去证明自己比别人强,因为这是无法做到的。
如果你想不开,非要证明自己,那就记住一件事儿:你比别人强一点没用,你要比别人强很多很多才行。
可是如果,你在某方面确实比别人强很多时,你猜会出现什么情况啊?哈哈!可能会让你大跌眼镜,别人会不跟你计较那方面了,他自动放弃了,然后又去跟你比你不如他的地方。
事实上,这也有一种说法,就是木桶理论,一个木桶能装的水量,取决于它最短的那一根木条。这仅仅是某一方面,并不决定全部。
要想了解自己是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饺子导演杨宇在拍摄《哪吒》前,从自己不喜欢的医学专业选择跳行做动漫制作,然后花了十年的时间潜心学习动漫,才拍出了票房价值50亿的佳作,这中间的艰辛和苦难,谁人能知,又谁人能晓!
3、无论你怎么做,都无法获得认同,因为你的想法和做法并不影响别人的判断。
所以,想办法“证明自己”实在是没有意义的事,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但如果你一旦为此事烦恼,甚至胡思乱想,或者做出一些无聊的行为,那就是你的可怜和可悲了。
所以,没有必要去证明自己,要相信自己是最棒的,是独一无二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