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参赛是“一次性”吗?

每一次参赛是一次性吗?如果是换做之前问这样的问题,我肯定会毫不犹豫的说:比赛就是一次性。之前参加的比赛次数也不少,但发现自我突破的质并不高,感觉收获不是特别的大,一直在尝试着找突破口。

其实,突破口在于“意识”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今天是第二期讲师营第二次比赛

【准备】

前期的准备,当我知道自己有抢到了霸占舞台机会的红包时,开始预留时间好准备,整个练习的过程中发现有一个现象“练习过程中自我感觉能背下来了,当录制视频时,还是容易卡壳,脑袋会瞬间一片空白”,但并没有放弃练习。

直到比赛前那一刻,闭眼强制要求自己大脑慢下来,静静的把整个要讲大纲内容,在大脑里过一遍。


【从容】

深呼吸,以淡定从容的心态,点击“小手”排麦,酷帅的石导担任今晚主持人,在与主持人互动时,感觉自己很快平复下来,自我调节状态。

正式开始时,感觉有一丝紧张,很快让自己适当的停顿一下,继续往下说。

在整个过程中会以互动式的去链接听众,发现互动也可以降低紧张度,适当合适的互动,会让整个人的状态保持一种充沛。

后面,看见主持人举牌提示时间,我在心里估算了一下30秒应该可以讲完,最后还是超时了4秒,没有及时刹住车。

图片发自简书App

【听评】

每一次比赛,点评环节是非常重要的,我会专注的聆听点评导师给我做的点评和提的建议。赵红导师,不仅人美,声音充满温柔且有力量,点评是那么的有温度,不仅肯定选手,还提出非常好的建议,感谢导师非常专业细致入微的点评。


【回看】

带着导师提的建议,回看自己整个参赛的过程。把自己当成是一个“局外人”,去听自己的视频。

①发现自己的语速有点偏快,跟我真正在讲的过程中语速不是很匹配,从而可以反映出,平时实际真实场景的锻炼次数还是偏少,只有多去锻炼,在大脑里会形成一种记忆。

②应注意取舍,当我看见主持人在距离时间提示牌的时候。第一反应应该是立马进行收尾,而不是想着要把内容讲完,对于演讲者来说,时间的规定很重要。

③欣赏其他优秀选手的视频,发现对方的闪光点,向优秀人学习与借鉴,避免出现“闭门造车”的学习死胡同。


【重录】

这个时候我进入微信看见我的声音导师李子老师给我发的语音留言,她其中一个点提示我打开口腔,让我重新回顾到演讲当中声音的重要性。所以在录制的时候,我会有意识性的去关注自己口腔是否打开,去感受声音和发音。

图片发自简书App

重新把要录制的内容温习几遍,在脑海里加深印象。

根据导师提的建议和我自己回看视频后的感受,再重新录制视频,一次一次的反复录制着,直到感觉喉咙有些不舒服时,停止录制。


【总结】

输出是倒逼输入,把整个参赛过程的心得体会写出来进行输出,从而让自己思考,留下好的,改进不足的,二次学习。

参赛,不是一次性的,它应该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如果你想获得更大的突破和收获,那就对自己要求高一点,对每一次参与的活动做复盘输出。每次经历就像在土壤下的竹笋,没有出土,并不代表没有成长,时间会给你证明,奇迹可能会姗姗来迟,但不会辜负一心想要突破的人,只要你愿意。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