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简简~
昨天我在刷新闻的时候,看到了这样一条视屏,内容是关于: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都开始攒钱了?
其中就提到,很多年轻人从“买买买”到“攒攒攒”这一过程的转变,关键是在于培养和建立了自己良好的消费习惯。
但,现实生活中,还是有不少的年轻人,正在经历着月月光、甚至是超前消费的状态,主要原因是没有养成攒钱的习惯。
因此呢,简简根据自己的攒钱经历,总结了这5个漏财习惯。如果你也想拥有自己的小金库,记得一定要改掉哦。
✨
01.攒钱行动一直不落实
很多人一边说要攒钱,但却迟迟不行动。每个月工资一到账,就计划着去哪个餐厅吃吃吃、去哪个购物中心买买买?
一到月底,才发现:工资卡里的余额0存款,这样自然没钱可攒了。
所以,简简强烈建议:如果你想攒钱,一定要养成「先存后消费」的习惯。千万不要等,钱少可以先从小钱开始存。
比如,我刚开始存钱的时候就是用52周存钱法。第一周存10元,第二周存20元,第三周存30元...就这样慢慢的积累,养成攒钱的习惯和意识。
✨
02.因为便宜而盲目购物
我经常跟我队友说的一句话:便宜的东西除了便宜,好像没其他的优点。因为他经常在促销的时候,买些原本不需要的打折商品。
前段时间,我家附近的大超市搞促销活动,主要是清仓一些旧货的库存。很多日常用品都是1元、2元、3元的价格。
他看我平时看书、写作、做笔记都需要用笔,很开心的花了两块钱给我买了两只“所谓的中性笔”。
买回来后,我拆开包装一看,才发现:一支是自动铅笔,还是坏的;一支是钢笔,得自己配墨水,但用不上啊...于是都扔垃圾桶了。
两块钱的确是不起眼的小钱,就因为便宜,买了用不上还是坏的东西,白白浪费了小钱。
但如果用这2块钱买一包豆芽,还可以作为一道菜呢。
因此,简简现在的购物原则是:用不上的东西,再便宜的价格也不会去购买。
✨
03.经常点拿铁因子
生活中,很多人应该都有这样类似的经历,比如:
心情不好了,来一杯奈雪来让自己快乐点;压力太大了,点一杯瑞幸来解解压;周末放假了,来一杯喜茶放松下;办公室同事点下午茶,我也跟风来一杯...
总之,你会有各种各样的借口和理由来点拿铁因子。
曾经的我,也是妥妥的一枚奶茶控,大概一周要点三次左右,一个月的奶茶就两百多,一年算下来就有两千多了。
后来,我经过不断的月复盘和调整消费结构,在拿铁因子上花费的钱越多越少了。
当然,完全不点拿铁因子,说真的没几个女生可以做到,包括我也做不到。毕竟偶尔给生活来点甜,可以让自己更快乐。
但,我懂得花更少的钱来寻求这种小幸福。
比如一周三次,变成了一个月1-2次;比如19元一杯的喜茶,我可以换成8块钱一杯的蜜雪冰城;比如,我可以用某行的积分兑奈雪优惠券,一分钱都不用花...
经常点拿铁因子,固然能收获一时的小快乐,但它只会悄悄地掏空你的钱包。
✨
04.不停地买衣服
喜欢买衣服,应该是每个女生与生俱来的一大爱好。曾经我也一样,每个季节至少要买两三套衣服。
那时的我,经常会有一些很搞笑的想法,比如:穿上新衣服,我会不会成为街上最靓的人儿;换不同的风格,会不会回头率爆棚;穿上新衣服,会不会在同事面前更有面子...
其实,这不过是人的虚荣心罢了,没人会关心你今天穿的是什么、你的衣服是什么风格的。
况且,你会发现平时穿衣服:穿来穿去只会穿那几件,有些衣服买来穿一次就放家里落灰了。所以,衣服不用屯多,买好点的、经典款,够穿就行了。
✨
05.过度囤课
在当今这个互联网时代,知识付费太容易了,只要你想了解的,花钱就能获得知识。这也导致很多人会有一个误区,付费的越多,掌握的技能就会越多。
我承认,从我个人付费经历来看,知识付费确实是成长的最快途径。但前提是,你花钱买来的知识,需要你「行动起来,愿意去学习、改变」,你才能成长。
就像那句话所说的:“知识不值钱,行为改变才值钱。”
因此,简简建议,如果你打算学习某项技能的时候,不用一下子买四五门课程,可以先买1~2个即可,等完全学通了再买其他老师的。
✨
挣钱是一种能力,而攒钱也是一种习惯。当你戒掉这些漏财习惯后,你管理钱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好,银行卡里的余额也会慢慢变多,你的底气也会越来越足。
作者介绍:
简简,专注于攒钱、理财和个人成长的93年新手妈妈。一边带娃一边赚钱,做好自己,同时也要做孩子心中励志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