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正月初二到二月十八日,封村四十六天的劝返点撤了,方方说我们并不是胜利了,而是结束了,我很赞同这个观点。
大集也得以全面开放,各种物资短缺,是不是可以撒欢消费了呢?我想吃肘子、红烧肉、肥肠。可是,放眼望去,二师兄的价格依然被人仰视,掂掂口袋几个钢镚儿,拉倒吧,还是去地窖里扒两个萝卜啃吧。奇怪,有必要研究一下萝卜的营养成分了,居然一点都没耽误我横向发展,掐掐腰部突增的肥膘,这上哪说理去?
什么都贵的要死,却又让人馋的要命。林同学说馋是“病”,是病就不能拖,得赶紧治。我知道,可是“治病”得有银子啊,况且需对症下药。“药价”昂贵是一方面,最关键也没有彻底根治“馋病”的特效药,还需要按疗程服用“药物”才能勉强达到治疗效果,那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一个半月卧倒在炕,真真是天天自然醒,然后门内走门外,最多走到村里的商店游览购物,没有导游,没有大巴车,绿色环保自驾十一路(走步)。那段时间街上的人很少,偶尔碰到几个人戴着口罩步履匆匆,点点头擦肩而过,然后从仅露出的眼睛上仔细辨别来者到底是谁。
漫长的假期很无趣却也很幸福,同时产生了惰性。那种没有期限的等待让人索然无味,但是如果突然获知截止日期又不免陡生郁闷,哎呀我去,矛盾的心情,纠结的生活。
孩子还没开学,每天上网课,钉钉QQ ,各种APP 打卡,每个科目好几个群穿梭,答题、解题、拍照上传,幸亏他自己能够掌握时间不用我督促监督,当然我也看不懂,只能尽量做好后勤工作。
说是做好后勤也挺惭愧,闭关这段时间前期基本是清扫库存。冬储的大白菜也许是品种问题,腐烂了大半,连扔带作消灭一空,往年怎么着也能见到白菜繁衍,花开抱孩儿。后期为了不再虚度光阴,百无聊赖中开始跨界做“面点师”。
宅着,朋友圈里出现了好多美食家。蛋糕凉皮儿,披萨热狗,比比皆是,难度系数都比较大,我选择另辟蹊径,还是从油炸糕下手吧。
完全按照流程操作,烫面醒面下锅,它居然没给我反应的时间,在油锅中短时间内变黑,居然没有金黄的过程,为了不让它们碳化,只得捞出来。口感酥脆谈不上,甚至白砂糖的馅料都没能充分熔化,嚼起来嘎嘣作响,后期集思广益分析原理,应该是火急了。
第二天没起床,“小百度”曲同学发来了“皮皮梗”的教程。从怎么和面,油面发面的比例,图文并茂事无巨细的讲解,于是再次激发我的灵感,立马翻身下炕继续搞创作。
“皮皮梗”是黄县土话,具体学名不详。原本切的很长,下锅后用筷子搅动几下防止粘锅,它们居然那么脆弱,一点儿也不坚强,瞬间断成几节。成品捞出来后在家族群里露一小脸儿,被表弟妹们纷纷发来“贺电”,并充分发挥想象力,描述其形状酷似……嗯,那词儿有点不雅,我重新组织语言,就是喵星人吃下食物又经过胃肠消化后面世的产物。
下午有些颓废,刷《头条》打发时间,满屏又给我推送葱油饼的做法,绵软瓤多,色泽诱人,于是开始觊觎最后剩的那几斤面粉,遂在电饼铛的协助下,火速出炉八个葱油饼。形状略显抽象,一点都不圆润,亦没有想象中那么酥脆掉渣。
我的厨艺也就那样了,没有多大的提升空间。面粉也被我嚯嚯一空,由于磨坊没开门,所以“面点师”的生涯算是告一段落。倒是圈中些许好友被我屡败屡战的探索精神感染,点燃小宇宙迸发能量,纷纷亮出手艺并发来图片展示成品。说实话,她们都比我高好几个段位。
如今已成功出关,那些好友的面粉、白糖、花生油在我的感召下估计也挥霍的差不多了,粮油的销量同比往年是不是能创历史新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