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蒿洼变样了

看着我拍的照片,就会想到过去这里的样子,简直就是两个天地!

一个普通的山沟,躲藏在宝塔山的身后,这里就是大家熟悉的黄蒿洼。昔日,一条修在宝塔山半山腰的那条土路,把山沟里的人同城市里的人连接了起来。秋雨绵绵道路泥泞,几乎无人通行。

昨天中午,我被一位朋友邀约,在兴延小区6幢1单元16楼串门,在卧室的窗户上看到了那条土路的印迹,在我的脑海里浮现着骑自行车走过时的情景,坑坑洼洼的黄土路面建在崖畔上。

过去,这里是贫穷的山沟,农民们住在半山腰的土窑洞里,靠着贫瘠的黄土地维持着贫困的日子。

我都习惯把这里叫黄蒿洼,其实,里面有两条沟,右面是去麻塔的,左面是去方塔的,我去过方塔孙氏家,在附近的山上打过山杏,那都是以前的事了,由于时间比较久远,有些记忆已经模糊了。

看着照片上的公路,就会想到,这是210国道绕过延河大桥南去的一条路径,平展展的公路上飞驰而过的车辆,兴延小区的高层楼房,从沟口延伸进沟里了,一看就是新建成的小区,给延安的城市建设增添了光彩。

今天,有幸同几位朋友在6幢1单元16层做客,是我的荣幸。大家在一起观景品茶,畅所欲言,昔日里的话匣子被我们撕破了,你一言我一语,真是自在,这是一次没有拘束的聚会。

知道吗,过去这里是一条臭水渠,连年不断的污水,散发着恶臭流进了延河,两岸臭气熏天,延安人深受其害。

如今,黄蒿洼变样了,楼房从沟口修到了沟里,都是柏油马路,人们的出行都是公交车,农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延河得到了治理,污染得到了控制,生态得到了恢复,我们的天变蓝了,我们的空气清晰了,我们的日子也渐渐地好起来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