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间 - 2023/2/1-2023/2/4
学习地点:浦东图书馆
学习对象:《基础会计》
会计的定义
一个信息系统,也是一个管理企业有关资金的活动;主要是处理企业的财务信息,同时也向企业其他部门提供信息和建议,以帮助管理人员进行企业规划,控制和决策。
财务会计:记录相关财务信息,并支持向外提供相关信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对企业活动经由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程序;
管理会计:通过会计相关信息记录,有助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通过记录的财务信息,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的核算和监督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
会计的职能
“核算”和“监督”:核算过去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并监督活动的合理性;资金的循环周转和投入退出等经济活动引起的各项资金的增减变化,构成会计对象的内容;每笔资金的增减变化,就是监督的对象;
连续性:对经济业务的记录是连续性的,逐日,逐目,逐月,逐年进行;
系统性:按科学的方法进行分类,进而系统的加工和整理,汇总;
全面性:对每个经济实体发生的活动和业务进行全面的记录;
会计主要工作内容
1 设置账户(分类):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分门别类的进行记录和反映;根据国家统一规定的会计科目和经济管理的要求,科学建立账户体系;
2 复式记账:在不同账户内,相等金额的流动记录;对每笔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进行登记的方法;
3 填制和审核凭证:记账的书面证明,为了审查经济业务是否合理合法,保证账簿记录正确,完整而采用的方法;针对每一笔产生的费用凭证进行审核,保证符合有关法律制度规定,而又正确无误的情况才能登记账簿;
4 登记账簿:按顺序,类别登记好,分门别类的记录有关账簿;
5 成本计算:进行费用合计,考核和监督企业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是否符合企业经营要求;
6 财产清查:通过盘点实物以及账目,来查明各项财产物资的实际数量和账户存数是否相符的方法;包括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应收款项进行清查盘点和核对;
7 编制财务报告:会计区间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展示,通过信息化助力会计以及现金流的记录,保证财务记录的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
会计核算基础
1 会计主体:一般来说就是会计服务的特定单位
2 会计分期:一般以年为单位,成为会计年度;中期维度也存在月,季度,半年度会计;
3 货币:国内或者会计主体所在国度的货币;
4 权责发生制: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权责发生制也叫应收/应付制,以应收/应付为标准,而不使用实际付款情况来记录;在权责发生制下,必须考虑预收,预付,应收,应付,更加准确反应特定会计期间实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1 六大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会计要素也称财务报表要素,是构成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报表的重要组成要素;
2 资产:由企业拥有,在未来会给企业带来某种直接或间接现金的流入;包括流动资产(可以变现或耗用的资产,如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款项,预付款等),非流动资产(不能在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如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固定资产(使用超过1年的房屋,建筑,机器,器械,工具等),无形资产(企业拥有,但没有实物形态,可辨认非货币资产,如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等).
3 负债:预期会导致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一般包括流动负债(短期借款,应付,预收款),非流动负债(偿还期1年以上,或超过1个营业周期的债务,如长期借款,应付债券)
4 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资产扣除负债后由企业所有者享有的剩余利益;一般包括前期企业成立资金投入者,企业上市后的股东,债券所有者等;
5 收入:企业日常活动形成,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收入;一般由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非主营收入组成;
6 费用: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与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总流出;一般由成本和费用组成;
7 利润: 企业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益所得和损失等;一般由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组成;
会计等式
基本会计等式: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收入 - 费用 = 利润
企业经营后,产生利润后
扩展等式: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利润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收入 - 费用)
变式: 资产 + 费用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收入
恒等理解:资金的占用(资产+费用) = 资金的来源(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会计借贷记账法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每个账户(科目)一般有四个金额要素: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期末余额;
账户期末余额 = 账户起初余额 + 本期增加 - 本期减少
账户本期期末余额转入下期,即为下期的期初余额;
加入借贷方式,公式:期末贷方余额 = 起初贷方余额 + 本期贷方发生额 - 本期借方发生额
借贷记账法下各类账户的结构:
账户类别 借方 贷方 余额方向
资产类 增加 减少 余额在借方
负债类 减少 增加 余额在贷方
所有者权益 减少 增加 余额在贷方
收入类 减少 增加 余额在贷方
费用类 增加 减少 一般无余额
利润类 减少 增加 余额在贷方
会计分录
预先确定每笔经济业务所涉及的账户名称,以及记入账户的方向和金额的一种会计上的表达方式;
编制分录是会计工作的初始阶段,通过编制记账凭证或登记日记账簿完成;
编制分录,就意味着对经济业务做会计确认,将各账户经济活动录到各账户中;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全部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 = 全部账户贷方发生额合计;
全部账户借方余额合计 = 全部账户贷方余额合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