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终于压抑冲破了懒惰的束缚,又是一个凌晨,我眯着眼,侧躺在床上,屏幕依旧明亮的光线点亮了我原本黯然无色的脸庞,手指断断续续地输入着一个来自平凡的15岁孩子对待眼前生活的理解及感悟,或许没有积淀后的升华,但有她本人经历后的成长。


初中三年度过后,我越发感到迷茫——我的动力为什么会呈下滑趋势呢,中考后为什么毫无解压感呢;我初一时的阳光及青春本该富有的冲劲什么时候回归呢;家庭的温馨什么时候能呈稳定趋势呢;活到15岁没有一个真正遇事能倾诉的人是不是很失败呢;孩子在这一年龄段只能学习不符合其天性的知识为未来谋生,而不能毫无顾忌地放下一切追逐自己想要的探索吗;为什么人人只崇拜理科生,将文科生沦落为“学不了理才选文”的弱者呢——是否文科生同样蕴含着对大文的热爱,而顶着各种阴阳怪气的舆论,无所畏惧地深造他们所忠于的领域呢,是的,他们或许完成不了时代所赋予我们的任务“创新驱动发展”,可他们同样在为我国文化传承与发展默默做着贡献,为什么要被区别看待呢,社会上都认为学习的尽头本该是钱吗,在安居乐业后无人再愿重蹈覆辙,延续青春不爱干的事情,有钱人只是极力挥霍着属于人家的钱财,换来高于大众的物质生活,不论靠继承还是靠努力,都认为他们早已得到了别人想拥有的一切,那么奢华就是无比幸福的吗,有些人就连搞慈善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而靠努力的小康家庭便习以为常地以学习等于更好的生活来激励下一代,而极少人真正热爱学习,一生致力于自己热忠的领域,践行着教材中的“古人云”,这种风尚是正确的可延续的吗,而我又是不是真的像她口中所说的“猪狗不如”“一无是处”“如果谁活成我这样,谁都没脸继续活下去”呢,我是不是只配跪在地上或萎在角落,眼神无光,温情而又冰冷地审视这个家,脑海中再逐层上升到学校、社会……时不时看看表,痛恨为此浪费的生命,用无限矛盾而又句句见血的语言在内心里汹涌着却因被对方气焰压挎,嘴巴被无形的力量封住而不愿再费力冲破封印,让本就毫无安全感的心灵再受重创呢……一系列问题像毛毛雨在我脑海中滴答滴答地划过,而无法烙下印记,它们婆娑着,毫无波澜地交汇在一起,随着时间的冲刷便积攒成了一个不大且深的小水潭,汇聚在心里,或许有了时间,我可以一一回答自己,重启那座关闭了许久的心房,可惜我要为自己在书本中闯荡,我这三年也无法给自己一个准确的答案,我甚至无从知道,这些问题是否该由我来思考。

 

  我不知道我的内心为何永远都是五味杂陈的,也许是童年过得太幸福了,内心永远怀揣着对先前乌托邦的向往,接受崭新而充满挑战性的现实不太容易吧,我只知道我一直很羡慕同龄人相互给予的快乐,以及他们家庭的温馨氛围。再深思其本质,我发觉我向往的一切,拥有它们的首要条件是“融入这个世界”,随着年龄增长,世界的碎片在一点点地被我们发掘并拼凑,在我面前,神秘的它终于展露出了雏形——这个世界仿佛何时都是由一团斑斓的小色块组成的,这些小色块是一个个时间节点上发生的或大或小的事。我们以为世间万物终会随时间消散,但其实并非如此,只要你还记得它们,只要你还是这个世界上的一员,那么它们都只会随着你的记忆扇起无尽的漩涡,隐匿在时间的洪流中,它深、它奇、它耐人寻味……也许当我们忘记时,它们才会真的灰飞烟灭。当然,如果我们不懂得欣赏与正视它的美丽,那么,在你眼中那何时都只是斑驳而错乱的怪圈;如果仅沉溺于那已被卷入洪流的暗色地带,那么你将永远是井底之蛙,且元凶是自己。

   

  属于每个人的漩涡都是不一样的,或深或浅,或明或暗,这取决于彼时你的成长及对世界的认识与爱意。可是漩涡无底,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探索也从未停止。我们也许追随大家的喜好,也许会在暗处无时无刻“检讨”自己的“奇葩”,也许会永远把自己当成一个“局外人”……可是,我们为什么要把自己的独一无二化作一种自卑呢,为什么盲目地把别人向往的乌托邦当成自己的呢,为什么认为别人独立就意味着被孤立呢,为什么没有勇气安然自若地走自己的路,又为什么把自己局限在当下,自认无人与自己志同道合呢?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源于我们不甘孤独,是的,同龄人所向往的二次元、游戏、追星这些富有活力和乐趣的小世界对我而言是索然无味的,最初我对此感到的也并非新奇。虽然我们也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但我好像更喜欢在更阑人静之时探寻人生、认识世界,在每一个时光夹隙里品析先人所赐予世间的,他们终其一生,领略人间百态后凝结成的琼浆玉露,或世故或脱俗或傲岸反骨,那都是不一样的自我。

  我会思考人的使命,也会为惊艳的句子痴迷许久……至于为什么想随大流,或是因为世俗纷扰,未寻到高山流水,为谋温暖,无奈隐匿自我随波逐流了吧。所谓的代价就是,患得患失,面具颇厚,痛苦加倍。高一的我,在一次因作业产生的“情绪大爆发”中突然顿悟:学业与亲友之情以外的事我没能力承担,以后我的心里充斥的也只会是闪闪发光的爱与梦想,扔掉那些抱团的鼻涕纸后,我便坚定地在b站删掉了自己收藏许久的大家喜欢的动漫。我一直希望自己找时间观摩,发掘其中的乐趣。但三年过去了,我空闲时其实并不愿逼自己去看,替以代之的是做我喜欢的一切,我也庆幸没有为自己不喜欢的事浪费时间。从此往后,我也会秉承着自己的独特,放下一切顾虑,真正的安然自若。毕竟追随自己热爱的才是爱自己的最佳选择;才是来一趟不白活的有效证据。我只希望,那个三年前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孤军奋战而仍不退缩的小女孩再做回自己,这一次,你可以毫无顾虑地备好行囊,拾起久违的信心与定力,笔挺地朝你的康庄大道走去,无需恐惧,只因你扛过了第一次那历经4个月的艰难考验;而此行需不折不扣的三年,愿满血复活的你不负那个小女孩!


  最后,我想,如果我在这花样年华不能为自己此刻的心路历程留下什么印记;不能无问西东、爱我所爱——追随自己认为正确的一切,那么所谓“青春”它的光鲜亮丽、值得世人心驰神往的标志又在哪里?

  故作此薄,来抵押我对理科一窍不通的青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