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这是一名来自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两会采访中的真切发言,也是千千万万基层干部的肺腑心声。他们聚焦百姓“急难愁盼”问题,用行动点亮人民的幸福生活,在一点一滴的服务和努力中让老百姓切切实实感受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履职承诺。
统一思想,高位推动办实事解难题活动。基层实践活动的走深、走实离不开党委领导的统筹安排与全面部署。基层干部要深刻领会党委政府关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宗旨和精神,加强与联络员及同岗位基层干部的沟通与交流,紧紧围绕具体目标要求,以细实的作风落实便民举措,确保实践活动的实体化开展。政治之道在与保障民众的安全,而保障民众安全的关键在与惠及民生。基层干部要密切围绕促进人民的全面发展和增进民生福祉的总目标前进, 加大民生投入、加强惠民力度、多做民生实事,多解群众难题。
主动作为,筑牢守初心担使命的战斗堡垒。民生实事,都格外令人期待。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我们应当“将为人民做好事”作为我们的首要职责,始终如一做好本职工作。日常工作生活中积极参加当地的志愿者活动,努力解决人民普遍关注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问题,用实际行动去践行初心和使命。“我们就是要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办事情,把更多的温暖关怀送到老百姓的心坎上。”基层干部在新入职的时候往往会听到前辈此类的谆谆教导。我们应该牢记我们的责任,并以此为基础,着眼于解决群众面临的各种困境,特别是关键的民生问题。我们应该以真诚、热忱和努力来帮助群众,提高他们的满意度、幸福感和安全感。
聚焦“急难愁盼”,提升服务惠民生。正所谓万家忧乐放心头,民生福祉的改善,要实实在在落在每一个人身上,按照“实事办好,好事办实”的原则,围绕教育、医疗、文化、社保等老百姓关切的各个方面,坚持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小事、实事入手,紧盯民生领域问题,以精准服务为群众纾困解难,确保为群众办实事,动真章、见实效。例如互联网时代老年人的生活便利性问题,尽管智能手机功能越发齐全,而老年人群却成了“弱势群体”,因为不会操作或失能等问题,导致处处受限。如何使老年人适应互联网时代的生活,是需要基层干部重点关注的民生问题。
每个时代都有新的问题,基层干部要守住“变与不变”的话题,在为民服务的初心上坚守不变,在处理问题方式方法上积极创新。为群众办实事没有终点,尤其是与群众离得最近的基层干部,当立足岗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切中老百姓生活中的“痛点”,解决老百姓生活中的“赌点”,用脚步丈量民生,用实干凝聚民心的责任担当,蹚出了一条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的新路子,答好新时代的“民生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