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一位来访者说他女儿所在的小学,引进了马术训练,他很担心女儿学习的过程会收到伤害。但是,我却很开心,因为,这是她女儿难得的了解自我的机会。
因为,弗洛伊德一直用马来比作本我,骑手就是自我。而超我就是旁边帮助自我驾驭的“父母”。
我们的教育的作用在于教会孩子和心中的力量以及环境的力量来谈判:
其中,父母,社会和教育者都容易犯一个错误,就是夸大环境和超我的价值,轻视了本我的存在。比如,孩子愤怒了,我们认为他怎么这么大脾气,好像一个文明人应该天生就没有怒气一样。然后,花大力气来打压这种怒气,花很大力气来教会孩子不要唤醒本我。殊不知,这种怒气就是本我的天性,是我们攻击本能存在的证明,就是人性存在的证明,它就是需要被承认。
就像黑格尔说的最初的人一样,就是两个最早的人类元老,彼此相遇,然后,殊死搏斗,每一个都要对方承认自己存在的权利。这种被承认的需要是一种人性高贵的体现,因为,战败的那一个就是次一等的人了。就是奴隶精神。而战胜的那一个,就是主人,就是主人贵族精神了。当然,现在没有什么主仆对决了,因为,法制之下,大家是平等的了,没有必要再争论个谁是人,谁不是人的问题了。
回到孩子的本我,孩子的怒气,很可能是因为自己的自主性,自由意志不被尊重,不被承认,于是,孩子原始的本我愤怒了,他开始像一个原始人一样开始了“”尊严之战“。如果,打压的太厉害,掩盖的太厉害,孩子的本我就死了,就丢失了人性中一种宝贵的力量,就是为了捍卫尊严而誓死搏斗的精神。后果就是软弱屈膝的一生,死气沉沉的一生。
我本人有一次骑马经历,那是相当的吓人。话说十年前去九寨沟旅游,到了一个寨子,当地少数民族说可以走茶马古道,旅途中人,总是放松和好奇的,就同意了。结果,发现这压根就是当地人自己开发的,没有任何规范和保护措施,马就是在山上的险坡处努力的前行。虽然,有人在前面牵着,但是,我的心脏还是差点蹦出来。那马几次都差点翻到,又几次奋力跃起,吓得大气不敢出,只好由着它。不过,惊险之余,也让我对胯下之马产生了钦佩之情。抚摸着马皮,可以感受到一种冲动的力量,一种健与美的自然感,当然,如果是汗血宝马估计效果更好,
不过,当时的困境,让我感觉我那匹中华田园马也足够完美了。
好回到主题。为什么要让孩子去接触骑马呢?甚至,我强烈建议没有骑过马的家长也要骑一次。虽然,有人说,现代社会了,车就是马。所以,我没有骑过马,但是,我开车的经验是一样的。有人说,我家的车是法拉利是车中的汗血宝马。但是,车和马还是有区别的。
车是死的,马是活的。正如我们的本我一样,本我不是死的,而是活的。
骑马会让你意识到你胯下的生物不是完全由你控制的。你只能驾驭它,但是,它依旧是活的,是有灵魂的,你必须尊重它的。而车是你完全可以控制的。
于是,弗洛伊德有句名言就是:“where Id is, where Ego shall be." "本我到哪里,自我就到哪里。”。这很像我们中国人讲的:“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加强我们父母本身对自己本我的意识,加强对本我的尊重,加强对本我的崇拜,都将很好的帮助我们开发孩子的本我感觉,本我力量,因为,那是生命力的源泉。
所以,如果孩子无法应对自身内部的攻击本能,总是,动不动的就暴怒。可以考虑去带他骑马,这样,在驾驭马的过程中,他会对自身的攻击本能产生敬畏,可以把攻击本能升华到驾驭的过程中去。这样,也象征性的完成了对内心本我的驾驭。当然,这个驾驭的过程也需要专业的指导。
最后,让我们找个机会去骑马吧。骑一次你就知道我在说什么了。然后,你会对你心中的那匹马无限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