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目的是实践和应用。读书不是为了给别人或者是给自己炫耀阅读量,读了一本热门书,证明自己是个有品位的人。读书是为了将书中作者的思想和思维转变成自己的思想和思维方式。实践是检验是将作者的思维转变成自己的思维的唯一途径和验证反馈系统。实践是需要自己绞尽脑汁设计出来的刻意练习,而不是只是简单被动的接受外在环境的摆布。虽然人脑中有镜像神经元,就是仅仅通过眼睛观察就能复制别人的经验的功能。但是,这也只能获得简单的知识和经验,比如看到别人在横穿马路被车撞了,我们的不必亲身实践就能获得横穿马路容易被车撞的经验。对于复杂的知识和经验仅仅依靠观察收获是非常小的,比如,炒股,冥想,专业技能,人际关系等等这些复杂的技能和思维习惯,需要我们进行大量的刻意练习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
在《让大脑自由》这本书中有一章题目叫:大脑不关注无聊之事。一个善于思考的人仅凭这一句话就可以不用继续看完下面的十几页内容而独立思考出很多能用于实践和提高自己能力的东西。但对于我这种稻草人的脑袋,还是继续把下面冗长的内容读完了。但作为一个想进化的稻草人,我应该把作者的内容总结成自己的理解。学者总是喜欢拆解,脑科学家就将集中大脑注意力的因素分为三类,记忆,兴趣和感知。也就是,大脑对自己熟悉的东西产生注意力,对自已有意义的东西产生注意力,对自己能感知的到的东西产生注意力。其实这三点指向一个目标,大脑只对有意义的东西分配注意力资源。只有存在大脑记忆中的东西才有可能产生意义。脑神经元存储着大量经验知识,这些经验和知识就像钩子一样抓去外界跟它相似的东西,这些钩子就是注意力。大脑总优先关注对它重要的东西,首先需要对它来讲有意义,围棋选手的黑白子的位置对他来讲很有意义,看一眼就记住的整个棋盘的布局,但对于不懂围棋的人毫无意义,只是一盘乱七八糟的黑白石子。感知对注意力的影响在于,我们身体的感知器官不断的扫描外界环境,对于有意义的东西会给予特别关注。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什么是大脑感兴趣能引起大脑注意力的意义?
首先是生死存亡利益相关的事情,就是所谓的压力引起的警觉。关键时刻引起的警觉和力量是强大的,这是生理意义上的自保,无关主观能动性,比如遇见危险心跳自然加速,血压升高,呼吸急促,压力激素瞬间分泌,无需我们自己主管努力。对我们来讲重要的事关荣誉尊严脸面和存亡的事就是这样引起我们的注意力集中。想象自己在上司的催逼下的聚精会神就明白了。除了外界实实在在的压力,为了提高自己的注意力怎样给自己制造认为压力呢?很简单,自己骗自己,制造身临其境的感觉。举一个很容易就明白的例子,我们打游戏为什么能聚精会神,就是因为我们自己置身于虚幻的游戏世界,自己骗自己这是真实的环境,从一天到晚聚精会神,时间变快了,玩着玩着忽然从早晨就到了晚上。因此,要想让自己集中注意力就需要说服自己相信目前的事情很重要,必须完成。如果还是无法集中注意力,说明论据不充分,想象不逼真,不能入戏。在这里要提醒的的是,长期压力和紧张会伤害人体的免疫力,带来各种健康问题。要使用“间歇训练”的方法使自己能够一方面获得压力带来的专注又避免压力带来的伤害。关于间歇训练,有一本书叫《精力管理》值得一看。
第二,我们只关注有组织有秩序的细节,围绕大观念的细节。就是我们要关注某件事情某个知识点和技能,必须将这些事情,知识点和技能往我们熟知的更大的概念上靠。这些大观念以及下面的细节必须有组织有秩序。因为人对有组织有秩序的对象会格外关注,这可能是因为人本身就喜欢有条理的东西,人类的进步不就是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吗!生物界不就是将太阳燃烧后发出的无序的光热经过光合作用转变成复杂有序的生命吗!人关注有秩序的东西,因为秩序就代表意义,代表生命的延伸,人整个的使命就是与无序做斗争,将无序变成有序,一切的社会活动不就是这样么?
第三,脑结构注定我们不能进行多任务。虽然人们很想多任务以提高工作和生活的效率,但是脑科学的大量证据表明人脑只能在单一任务上专注。就像我们有两只手,一张嘴一样,我们身体物理上的限制很容易接受,但是大脑单任务的限制人们往往不能遵守这样的规律,因为看不见摸不着嘛。但既然脑科学已经已经有大量证据证明了,我们自己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证实或证伪这样的结论。但根据我有限的经验,我觉的还是要减少多任务才能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