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那个高中男生如约而至,还是独自前来,一副很独立的样子,让排队等待的好多家长都很羡慕。开学已经近一个月了,这个帅哥一直坚持着,除了不去上晚自习,所有的课都在听,并且还能跟上老师的思路,真是厉害啊。当然做题有点困难,因为目前仅仅坚持听课就很累了,晚上没法写作业,更没有复习和预习的精力。他很清楚高中的课程仅仅靠听讲是学不好的,只是体力精力不足啊。
这是个被诊断为抑郁障碍的学生,从小学就开始头疼以及各种不舒服,一直按照身体疾病治疗,转辗了多家医院,n多年求医问药,直到升入高中才开始看心理科,又是几经周折才逐渐有点起色。来做催眠是第6次了,从疫情期间没法上网课,到能学1—2小时,2—3小时,再到现在的全天上学,用了不到2个月的时间。之前他家长称别的大夫推荐要做家庭治疗,可是我了解到家长已经开始改变,就仅仅做动力催眠,这几次家长也不提家庭治疗的事啦。
当然,孩子的问题根源在家庭,可是一个高中生如果一味强调家庭问题,一味强调家庭或学校、社会的创伤,有时会退行到小孩子状态,不肯自我成长。无论如何,过去的已经过去,即便是创伤,再去回看时,需要站在当下的角度,寻找到可以汲取的经验和资源。更重要的是提升自己的能力,可以应对现在发生的事情才行啊。
对于一个学生,如果不能去学校,不能学习,是社会功能的受损,更是能力不足。不能说在家能吃能睡能玩就ok。也不会呆了一年两年或多年一下子就增长能力,啥都会了。在家,是退行,是逃跑反应的表现。而且抑郁是个很好的可以帮助在家的理由和借口。
其实,焦虑和抑郁不可怕,可怕的是卡在一个状态里出不来。动都动不了的状态更可怕啊。催眠就是恢复人的弹性,充分发挥人类自身的修复能力。人是有本能的复原力,伤口可以自我修复,骨折对齐了可以自己长好。同样,情绪的伤也可以自己恢复。催眠只是来做个调整,来把本能的力量,也就是我们的潜意识活跃起来,调动起来而已。
这个帅哥给我分享他昨天体育课打篮球的事,整整全场他都在参与中,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他的同学都羡慕他的体能好呢。但愿这样好的体能,在学习中也能发挥出来。运动场上的他和教室里的他简直是判若两人,啥时候可以找回那生龙活虎的本来面貌呢。
其实,不用猜想都知道,他在课堂上一定是有过不怎么愉快的体验,而潜意识根据那体验建立了痛苦的联系,产生痛苦的反应而已。趋乐避苦是驱动力法则,我们做的就是通过催眠,建立新的联系—反应就好了。
期待着这个帅哥找回自己,提升自己的能力,如实如一地达到自己想要的。
202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