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竹久梦二的书之前,先遇到了竹久梦二的画——画里身着古典和服,清秀婉约的女子,时而低眉,时而垂泪,时而露着纤细的背影,时而抛过来一个风情万种的回眸。
画里弥漫着一种「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的美。
一瞬间,叫人想起川端康成弥漫着忧郁与柔情的小说,想起她小说里的那些朦胧秀美的女子们——《古都》里对着紫花地丁良久无法回神的千重子,《千只鹤》里彷徨在母亲和心上人之间寂寞幽怨的文子,还有那眉目含愁,温柔细腻的伊豆的舞女……
而这种气质的相似,原来不是我独自一人,臆想出来的,在《物哀》这本书浅灰色的封面上,在那穿着华丽美艳和服,戴着精致玲珑簪饰,举着恍若流火的折扇美人头上,摘录着川端康成形容竹久梦二的一句话——
「梦二抒发了一个时代的情怀,在顺应个人爱好的同时表达了日本的旅愁和哀感。」
而川端康成本人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颁奖方给出的获奖词是:
「川端先生明显地受到欧洲近代现实主义的影响,但是,川端先生也明确地显示出这种倾向:他忠实地立足于日本的古典文学,维护并继承了纯粹的日本传统的文学模式。在川端先生的叙事技巧里,可以发现一种具有纤细韵味的诗意。」
这种「纤细韵味的诗意」,我们无论在竹久梦二的画里,还是在他的文章里,都能深深浅浅地领略到。
川端康成十分推崇竹久梦二,在创作上受到他的影响,也是可想而知的。
包括后来的中国画家丰子恺,你完全能够在他充满纯真的童趣,精致的诗意当中窥见竹久梦二的痕迹,而鲁迅的弟弟周作人,从他的清丽冲和,优雅细腻的文风中,我们也能看到竹久梦二气质的倒影。
但竹久梦二这个名字,对于大多数读者而言,还是生疏的,至少与诺贝尔奖得主川端康成比较起来,他确实显得更加的小众。
我也是在拉萨百货大楼附近的新华书店无意间发现他的书,随意翻翻,看见里面一篇篇短小温柔的文章,配着一幅幅清淡静雅的插图,才心旌摇荡地收入囊中。
这本书的名字叫作“物哀”——这是开启日本文化的一个密钥,也是弥漫在日本文学里的一个极具特色性的核心词汇。
在川端康成的作品,以及被誉为日本《红楼梦》的《源氏物语》当中,「物哀」这种粗浅理解,指代「触景生情、真挚感情的自然流露」意蕴的感情俯拾即是。
这种感情可以生发在人世变幻,宏观生死面前,可以流露在四季轮回,草木枯荣之中,也可以细腻在一丝风的温凉,或者一句歌声的吟唱当中。
总而言之,自然时序,万物生灵都可以让人产生「物哀」的情怀,但是还有一个关键词,就是「真挚自然」,也就是说,扭捏造作的,刻意敷衍的感情,不能够算作「物哀」。
在竹久梦二这部融合了散文,小品文还有寓言故事特点的书中,包含了一篇叫作《物哀》的文章,在这篇文章当中,竹久梦二没有刻意地去给读者普及「物哀」的概念,但是他运用了一个唯美清新的故事片段生动鲜明地阐发了「物哀」的精髓。
故事当中,是几个坐在公交车上的青春少女,“我”坐在她们的身后,默默地观察着她们,忽然飞来了一只蜻蜓,刚刚好栖落在其中一个女孩儿的肩上,她只是没有发觉,而另一个发现了的女孩儿,自然而然地,小心翼翼地打开窗户,让它飞回它的自由烂漫天地。
就是这一个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完全没有做姿做态,真情流露,随心而发的小细节,让“我”感到发自内心地欣慰与感动。
一个人的善良温柔,一个人对天地生灵的珍重,就在这轻轻一拨的动作里,诗意曼妙地展现出来——这就是「物哀」感人心肠的美。
放眼到整本书当中,竹久梦二时而将深情的目光投注到少年趣事当中,表现童真的美好;时而温柔缱绻地写起了亲情,让人感到如沐春风;时而讲一个幽默诙谐,言近旨远的寓言故事,揭示一个简单纯粹的人生道理;而更多的时候,他在着力于表现一种飘渺着袅袅的忧郁和哀愁,温柔和伤怀的青春女郎的每,一如他的许多画作一样——通过描写譬如朝露,幻灭无常的爱情来展现。
男女主角是固定的,旅行中的年轻画家,还有乡村里的淳朴女孩,那位漂泊无依,来如云烟,去如泡影的年轻画家,是否就是竹久梦二本身的投影,令人浮想联翩,而那个心怀眷恋,深情款款,但是无法得偿所愿,被搁浅在原地落寞伤怀的女郎,是否就是青春年月里,他的某个爱而不得的恋人的回光返照呢?
青春是美丽的,但是青春也是忧郁的,青春时期的爱情,也是不可捉摸,让人怀念,怀念里透着绵绵的感伤的。
在这样存在着裂痕的爱情故事里,竹久梦二只是用极其简约清淡的文字去描摹,生怕太过浓稠的言语或者感情会打破了这一片诗意忧郁的情调,而正是这一点「留白空寂」的气质,让人感到浑然天成,意味深长的哀美。
那凭靠在栏杆边的,站在松树底下的,发着叹息的,流着眼泪的,或者安静沉默的,凝望着陌生年轻画家的画作的女郎,就是氤氲在竹久梦二作品当中一个极具标志性的审美意象——就像中国古代诗词作家念念不忘的「伊人」形象一般,只是在日本文化里,她被赋予了一种别样的纤柔和忧郁的美态,而这种美,就是令人感到潺潺的「物哀」色彩的美的载体。
浓烈固然是一种淋漓尽致,酣畅潇洒的美,但是清淡,也未尝不能够让人如沐春风,心生熨帖。
无论在炎炎夏日,还是金黄深秋,无论在绵绵春日,还是苍茫寒冬,我总喜欢时不时地,挑一些像清风明月一般的书来读,而与竹久梦二的相逢,无疑是恰如其分。
他用才华演绎他的美,我用心灵感受他的美,如此的相遇,才算两不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