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奏缓下来,继续阅读匡老师的《且读且写——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
如何把一本书读透?要树立四种意识:重复意识,输出意识,诠释意识,课程意识,使用意识。
首先,阅读要有重复意识。第一个层次是复述;第二个层次是反复读,把书读熟;第三个层次是背诵。单从标题上,似乎没有非常严谨的梯度性,但是却都非常实用,也是我们平日阅读常用的方法。如果读过就忘,很多时候就是因为重复意识不强。书读过一遍就认为读过了,便束之高阁,不再问津。这样的阅读自然很快没了痕迹。我也常常如此。这里的复述,匡老师说的主要是笔头复述。我想到之前带低年级语文的时候,小孩子很多字还不会写,做不了读书笔记,因此鼓励亲子阅读时,多让孩子把读过的书复述出来。这个方法效果很好,孩子乐意说,因为他们有强烈的分享欲;家长乐意听,因为他们能非常直接地感受到孩子阅读的效果。匡老师说的笔头复述,对象主要是教师。文学类的复述,有助于熟悉书中的情节;理论类的复述,有助于梳理逻辑和结构。
为什么把“反复读”放在第二个层次呢?因为匡老师觉得反复读比复述更难,更考验读者的耐力。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里,有一个非常形象的说法:经典作品是那些你经常听别人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毕飞宇说:耐心是我们唯一的才华。
读熟的结果就是能背诵。读到这一部分的时候,匡老师提到的几位大家可以背诵的经典让我瞠目结舌。巴金可以背诵《古文观止》,钱穆可以背诵《三国演义》,茅盾能背《红楼梦》。背诵都是童子功,需要尽早去启蒙,抓住记忆力的黄金时间。
要把一本书读透,其次要有输出意识。这一点我也十分认同。培养阅读输出意识的最重要的方法是批注。顾建新教授提出了三个原则:深刻性,真实性,提升性。他说,评点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所以批注一定要有自己的独特体验以及个性化的东西。好的批注,肯定是在多读的基础上形成的。
诠释用在理论类书籍比较好。我觉得对于新课标和一些专业书籍的阅读,这种方法就特别好。前不久,刘和海教授在论文写作的培训中就提到“词源法”。“对词的理解导致了对事物的了解。”这是柏拉图说的。控制概念是研究的开始。理解概念也是把书读透的好方法。最近我再读新课标,运用了这种方法,感觉有些地方就比之前理解得更透彻。
阅读的课程意识,匡老师解释为——“我们的阅读里,要有一部分为学生而读。”我从他的表述中,梳理出的所谓课程意识,是我们现在提倡的整本书阅读,主题式阅读,是以一带多的理念,也可以是一种主题下的群文阅读。把一本书或是一类书的阅读,课程化,系列化,尽可能地去挖掘相关资源,设计更为丰富的阅读活动,使阅读更加深入。在这一部分里,我感触比较深,也特别受用的,是作者黑岩祐治在《全世界都想上的课》一书中提到的成为恩师的六个条件:1.做一位有能力满足期待的老师;2.不辞劳苦,有创意,有个性,有笑声,有味道,肯钻研,会跑题;3.做一名永远的挑战者;4.拥有自己的世界;5.不厌于绕远而行,目光要放在十年二十年后,要善用无用之功;6.要有坚定的信念、如火的热情。眼睛里有光,有学生。有大写的教师,才会有大写的学生。
阅读的使用意识,就是读了就去用。学以致用,知识落地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去实践。
阅读匡老师的《且读且写》,伴随着各种各样的情绪体验。有敬佩,有震惊,有感动,有共鸣。做什么事儿都要讲究方法,读书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