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在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虽然现在不是很好(一)

01

在这酷暑的天气,谁不想着在室内连着WIFI、吹着空调、吃着西瓜。

然而自我大三放暑假以来,就没怎么踏出过家门半步。

最近热播的甜剧“亲爱的、热爱的”,我也不敢为之入陷。

我只是偷偷的躲在房间慢慢提升自己。

从一个阶段过度到另一个阶段,一定预示着倍加努力。

之前的我是一拿起手机,就被妈妈看到。

现在的我是,一拿起书本就被看到。

妈妈就觉得很纳闷,马上就要工作的人了,还较什么劲。

但她是知道的,我想继续求学

只是怕我在夏季“发霉”,所以会定期叫我出去走动。


02

我一直很庆幸,我在学习上有选择的权利。

我小学在乡下读,毕业后只知道自己玩过很多泥巴,其他知道的寥寥无几。

本以为读完九年义务教育,我的人生就注定是这样了。

但我幸运的是,家人亲戚商量着把我送进县城上学。

我入学的考试成绩是一塌糊涂,只因为找了关系,我才的留下。

开始是分到平行班,里面的学习氛围确实欠佳,但我是习惯的。

为了好好珍惜这次学习机会,我在别人娱乐之际仍在查漏补缺。

于我而言,仿佛每天都有学不完的知识,做不完的题。

但在最初的班,我是能适应的,学习强度不大,我可以自己把控复习进度。

实则 ,这样的教室生活甚是折磨人。

好多不懂的知识在需要求救时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旁边的同学大多只会不断的诱惑我讲话或吃零食之类的。

某天,一个在该学校现任教师的亲戚走到了我身旁。

她侧腰低头轻轻地对我说了句:等下我带你去实验班体验一下学习氛围。

我第一反应是摇摇头。

而不去的理由是:我只是稍有麻木的习惯了这个集体。

亲戚当时就说我傻,这么个大好机会不珍惜那就可惜了。

因此,我便去了一趟,也调进了实验班。

初来乍到的我尤为小心翼翼,融入班集体也是消磨了好一段时间。

内心的魔鬼总是纳闷:昔日在乡下的那个野丫头为啥现在都不敢与别人说话了?

生活在乡下的我没见过大世面,与旁人相处的大都是认识的。

而今,我感觉自己似乎卑微到了尘埃。

我只是从乡下来的,该如何与高高在上的“城里人”相处?


03

在此期间,我有过一段轻微的自闭症,不愿意与人交流,总是害怕着。

最大的原因还是不够自信。

自己的身份不同,成绩也不不理想,得不到老师的关爱与同学的瞩目。

当时我也是第一次接触英语,简直是无法理解的火星文。

天天默写英语单词也不过关,落得在课后时间被留校。

数学也是差到了极点,各种公式不会灵活运用。

每次上课都是提心掉胆的,生怕被老师叫起回答问题,惹来无法收场的尴尬。

也许,这样的处境对于一个只想混完初中的学生来说,是常态。

但对我来说,是老天送过来的一道通关牒。

要想取得成就,必须得过这道坎。


04

后来班主任、英语老师、数学老师陆续找我谈过话。

他们觉得我是可塑之才,哪怕是起点低了点。

初中的知识只要认真学,进步是看得见的。

当时的我真的没什么杂念,只是一心一意想把学习跟上来。


05

我也不知为何总想着口袋里需要存点零花钱,以防不时之需。

我在乡下时,就常常跟在大人屁股后面,采集一些药草或野菊花之类的去卖点钱。

虽然这些很廉价,但我收到钱的那一刻时,我是无比的兴奋。

仅是几块钱或十多块钱,我都谨慎的藏着,也舍不得买吃的。

所以在上初中时,我弯腰捡过“垃圾”。

每次都是趁大伙不注意时,才把垃圾框里的塑料瓶捡到自己备好的大袋子里。

那袋子也一直跟着我上课、跟着我回家。

怕走在路上提着大袋子招来异样眼光,晚自习后我都是默默的,等大部分学生走完再回家。

而在家的楼下,都会有奶奶等我的身影。

无论风吹雨打,奶奶都很准时。

只因为我对通往回家的那条黢黑小巷怕得很。

后来也不知怎回事,我捡瓶子的事被班主任发现了。

他就在班上讲说要像我学习,回收利用身边的资源。

至今我还在琢磨这其中的道理,难道是想告诉我“人穷志不能穷”。

又或是简单的传递表面意思。


06

后来,一次期中考试,彻底的改变了我的“命运”。

本身英语不好的我,也拿到了优秀分,并受到了老师的当众表扬。

这给了我莫大的自信,班上同学开始重新认识我了,我不总是那个垫底的学生了。

有了满足感,我学习动力强了不止一两倍,是坚持让我看到了希望。

后来我偶尔重新算了下分,才恍然大悟,这分数多加了。

但我也没去找过老师说起这事。(虚荣心作怪吧)

这可能是老师给我的鼓励,也可能是加分时未注意。

但无论如何,之后我的成绩进步的很明显。

虽然依旧夹杂着无数的心酸与情不自禁的泪水,但这一切都值。


07

初三我还特地竞争了英语课代表一职。

一是尽心尽力替老师分忧,二是让自己进步更快。

我的初中生活就这样曲曲折折的度过了。

当时的我专一、很单纯、也很拼。


08

现总结起来有一下几点:

感恩那些曾经在前行的道路上拉过自己一把的人。

②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高峰期,此时会更看重自己的公众形象。

出于这阶段的人可以通过看一些心理书来调节自己的自卑等。

当然,父母老师如果能察觉,送上及时的关照是最好的。

③永远不要活在成绩的阴影里,旁人并不会刻意嘲笑。

只是自己把它看得太重,把尴尬放大了。

换种心态学习会更好,起码在学习之余不会多加一个累赘。

④建立自己的小金库,以防不时之需,学会理财受益终生。

⑤善意的谎言给人鼓励,老师教予我们的精神,我们可以继续传承下去。


09

谨以此真实故事给予正在求学阶段的同伴们,永远不要放弃。

最糟糕的都可能经历过,还有什么惧怕的。

不久将来的你定会感恩现在努力的自己。


待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