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尉迟恭勇猛无敌,战功显赫,多次救李世民于危难之中。后来,李世民想把女儿嫁给他,但尉迟恭拒绝了。
一次宴会,李世民对尉迟恭说:“爱卿劳苦功高,我想把女儿嫁给你,结为秦晋之好,可否有此意。”尉迟恭回答很巧妙,李世民笑了笑,没有为难他。
起初,尉迟恭追随刘武周、宋金刚,盘踞在代北,且经常攻打河东,与唐朝为敌。
李世民亲自出马,以秦琼为前锋,尉迟恭两次在美良川被秦琼击败。刘武周战败之后,尉迟恭投降唐朝,隶属李世民麾下。
620年,李世民东征,与窦建德、王世充军团决战。此战,尉迟恭两次救了李世民。
李世民外出巡视,观察窦建德营垒,遭遇夏军,被追击。尉迟恭断后,射杀带头的几个将领,夏军才作罢。
洛阳城下,李世民冲锋陷阵,不巧遇到猛将单雄信,差点被刺伤,陷入了包围之中。
此时,尉迟恭率兵杀来,单雄信知道尉迟恭的威名,不敢强攻。李世民趁机突出重围,逃过一劫。
虎牢关之战,李世民擒拿“二王”,威望高涨,与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产生了矛盾,且愈演愈烈。
李建成拉拢尉迟恭,遭到拒绝。后来,也是在尉迟恭、侯君集、房玄龄、杜如晦等人极力劝说下,李世民才决定在玄武门采取行动。
626年,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的战马受到惊吓,逃到树林中,李世民被绊倒在地。
李元吉冲了上来,拿出弓箭,准备终结李世民。此时,还是尉迟恭救场,李元吉自知不敌尉迟恭,撒腿就跑,被一箭射死。
旋即,尉迟恭手持武器,闯入宫廷,大声说要保护皇上。李渊很识趣,当即承认事实,李世民成为赢家。
李世民登基,皇位还没坐稳,颉利可汗率20万骑兵南下,抵达长安郊外。这一次,尉迟恭击败突厥前锋,李世民才能签订渭水之盟。
凭借这份功劳,尉迟恭一举超越李靖,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七位,排名比李靖还高。
尉迟恭立下如此大功,李世民也不亏待他,还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结为秦晋之好,以增加君臣之间的感情。
一次宴会,酒过三巡,李世民对尉迟恭说:“爱卿功劳显赫,我想把女儿嫁给你,意向如何。”
能迎娶公主,况且是李世民的女儿,这是何等荣幸的大事。谁知,尉迟恭没有答应,他婉拒了皇上的美意。
那么,为何尉迟恭拒绝赐婚呢?按照他自己的说法:“我的原配很好,相濡以沫很久。如今,我虽然富贵,也不能愧对她,故而不愿娶公主。”
《资治通鉴》记载:“朕欲以女妻卿,何如?敬德叩头谢曰:臣妻虽鄙陋,相与共贫贱久矣。臣虽不学,闻古人富不易妻,此非臣所愿也。上乃止。”
事实果真如此吗?这只是其一,尉迟恭应该还有别的苦衷。首先,尉迟恭比李世民大15岁,如果迎娶公主,就得叫李世民岳父,估计他会很尴尬。
再则,伴君如伴虎,尉迟恭若跟皇室过于亲近,未必是好事。有一次,尉迟恭在宴会上,因不满坐席次序,当众暴打任城王李道宗,惹怒了李世民。
李世民直言:“我终于知道汉高祖的苦衷了,韩信、彭越、英布的结局,你是知道的。”从此,尉迟恭低调做人,不轻易出门,脾气也收敛很多。
迎娶公主,如果生活不如意,彼此吵起架来,尉迟恭该怎么办?责骂公主,岂不是再一次打了李世民的脸,如此这驸马爷也就到尽头了。
即便生活如意,长期而言对家族也不是好事。唐朝初年,皇室斗争比较激烈,迎娶公主,就意味着自己家族被牵扯进去,想脱身都难。
尉迟恭的担心,并非没有理由。唐高宗李治继位后,房玄龄、杜如晦、柴绍的后代,都卷入纷争,轻则废除爵位,重则身首异处。如此看来,尉迟恭还是比较有远见。
无论如何,尉迟恭都婉拒了李世民的美意,且这理由让对方无法反驳。再则,尉迟恭不愿意抛弃发妻,也是男子汉一枚,他有担当,自然也会忠于皇上,这也是李世民需要的结果。
658年,尉迟恭病逝,享年73岁,谥号“忠武”。如今,尉迟恭、秦琼的名气家喻户晓,每到春节过年,他们都非常“活跃”,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