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屋} 可被視為我們所處環境被放大之後的再現,進入此裝置,觀眾將同時在雨中,也被隔絕在周圍的雨水之外。儘管雨水的聲音和氣味都很強烈,但觸感並不存在,觀眾穿梭於傾盆大雨的環境中,也始終保持乾爽。人的存在阻止雨水落下,這樣的想法營造出一種獨特的氛圍,也藉由科技引發我們思考人與人之間,人與大自然之間的關係,在觀者與作品之間,人與機器之間,一種類似直覺的關係在{雨屋} 中漸漸成形。」
-雨屋 Rain Room / by Random International @上海余德耀美術館
一場看似自然與人的無聲對話
忐忑緩緩的行走踏在沒雨中
又被狂洩而下的雨水環繞著
科技的設計編碼承載著人類干預
創造了類自然與人性之間的隔絕
室內的雨水 打在地上網格的聲音
回收再循環 如同大自然中的生生不息
卻又逃不了 人類形塑出的密閉立方體
一面是迎向光明 轉身又背光而行
像是光明帶給人們希望
或是未知吸引人們嚮往
偶爾突然莫名嘩啦嘩啦落在身上的雨
有「機器故障了?」帶來的直覺矛盾
一人、兩人、多人介入改變雨的節奏
關於
雨的療癒
夜的恐懼
光的實虛
雖有外頭冬陽和煦的 歡喜
卻照亮獨走在雨裡的 孤寂
Rain Room at MoMA
Balmorhea - The wi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