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这一文件的面世,标志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步入新征程。作为基层政府,龙仙镇将持续把“三农问题”作为重点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来自乡镇的基础力量。在继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中,我们务必坚持以下六大原则:
坚持党管农村,优先发展原则。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多次强调“人民至上”的工作原则,基层党委和政府作为距离农业农村发展、农民群众切身利益最近的“第一阵地”,使命光荣,也任务艰巨。为了保证工作开展的政治航向正确,我们必须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做到“两个维护”,即在牢牢树立政治大局观和危机意识的前提下,坚决拥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党、全中央的核心地位,坚决拥护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在工作中,要加强党对农村农业农民的全面领导,健全完善党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牢记县镇村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要求,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原则。即注重规划先行、突出重点、分类施策、典型引路。因地制宜合理规划,避免大拆大建,千篇一律,不搞形式主义,差异化分布实施。龙仙镇有“三华李之乡”的品牌优势,我们要以特色水果种植板块为中心,打造水果产业集群,推动优质特色经济作物逐步扩大种植面积,打造示范种植基地,突出以点串线、以线带面、点面结合的开发思路,做实基础产业、做深主导产业、做强特色产业,推动重点产业集聚扩张,推动构建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格局。
坚持城乡融合,共建共享原则。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快形成工农共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推动公共资源向农业农村优先配置,实现城市乡村共建共享、协调发展。我镇下一步会配合主城区发展规划,推动特色文化、休闲旅游、智慧物流和城乡发展相融合,以龙仙镇为中心,打造功能清晰、配套齐全、特色鲜明的生态宜居“兰韵之城”。
坚持以人为本,农民主体原则。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把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今年我镇继续开展撂荒耕地全面复耕工作,从根源处调动了农民作为“第一主体”的积极性,超额完成了粮食生产目标,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贡献乡镇部门力量。下一步我们将落实县级发展规划,以龙仙镇为节点,建设“综合服务中心”,打造农文旅的集散中心,加强基础配套设施,推动“食、宿、行、购”便捷化发展,让老百姓真正参与到乡村振兴中,突出生活富裕,着眼民生改善,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改革创新,激发活力原则。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调动社会力量投身乡村振兴。以科技进步支撑乡村振兴,以人才汇聚保障乡村振兴,增强农业农村自我发展动力。我镇会继续坚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培育力度,创新乡村人才培育模式,加强乡村本土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加大农业领军人才引进力度,吸引各类人才返乡支持乡村建设,培育壮大新乡贤队伍,引导社会人才投身乡村发展;以搭建乡村引才聚才平台为抓手,营造良好工作环境,引导资本带动人才回流农村,逐步落实人才保障机制。相信围绕以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乡村科技人才、青年英才、回流乡贤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创造宽松环境,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我们一定可以推动人才队伍科技文化水平达到新高度。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原则。突出生态优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生态宜居为关键,全力推进乡村绿色发展,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新格局。今年我镇贯彻落实农房管控与风貌提升工作,切实推进了美丽乡镇和城乡环境宜居建设;为巩固提升人居环境基础整治成果,统筹推进厕所革命、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等工作,持续优化农村人居环境;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全域推广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提高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水平,大力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强化乡村生态环境治理。
我们要坚持六大原则,充分挖掘本地农业的内在发展潜力,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导向,推进农业农村生产生活的高质量建设。落实好党制定的“乡村振兴”战略,就是对伟大复兴事业最真诚的献礼。
让我们踔厉奋发、同心戮力,矢志不移,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