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出行(1)
凭借着岳飞的那首让人血脉贲张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的豪言壮语,在端午假日期间,和女儿一起驾“小车”一路向西,开始了两人一车的西行自驾之旅。
从呼和浩特到银川,720多公里的路程,我们中午12点出发,一路上,小车在一望无边,宽敞平坦的京藏高速路上奔驰,两边的树木、山峦缓缓后移,路上的车辆鱼贯穿梭,车流忽而急驶狂奔,忽而降速慢行,小车忽而超越前车,忽而又被后车赶上,车内歌声起伏,坐在副驾上的我还不时地给正驾上的司机娃子喂一口水果西瓜之类的食物,喝一口冰糖柠檬的酸甜水。700多公里的路程,在不知不觉中就到了,虽说已是晚上8点了,但银川太阳还没有落山,我们稍稍休息,便出去吃晚餐。晚餐是当地的手把肉、特色凉皮和黑啤,民风淳朴憨厚的西北人,饭菜就是实惠,盘大肉多,饭量不小的我俩在经过了一下午的长途跋涉后也只能吃下两盘。不知是累了、饿了,还是饭菜可口,就是觉得特别好吃,狼吞虎咽,杯空盘尽……
宁夏川,两头子尖,东临黄河水,西靠贺兰山,金川银川米粮川。
端午出行(2):
次日,吃过酒店的自助早餐后,我们便沿110国道一路向西行驶35公里,就到达了贺兰山脚下的西夏王陵遗址。一眼望去,这座被誉为“东方金字塔”的西夏王陵,背靠贺兰山,南临黄河水,依山傍水,真是块风水宝地。
陵园门口竖立着两块高大的西夏文石碑拓片,似乎是在提醒人们这里是西夏的大门了。石碑上的文字同一部史书中残破的一页,说着那段被边缘化的历史。我在石碑前驻足揣摩了好一阵子,试图能破译一两个文字,结果发现是徒劳的,只好发出一声天书的感慨。
走进陵区,在长10公里,宽5公里的范围内,像布阵一样排列着9座帝王陵墓。一座座土黄色的丘陵,在贺兰山脚下连绵展开,在阳光照映下,金光灿烂,蔚为壮观,虽说没有古埃及用巨石堆砌起来的金字塔宏伟高大,但规模和气势令人震撼。
迈进西夏博物馆大门,迎面就看到几尊用来驼石碑的基座,上面刻着处于卷缩状态的力士像。这些力士个个神态刚毅,勇武彪悍,似乎在积蓄力量,准备时刻迸发,这也许就是象征着党项人不屈服的性格。
据史书记载,西夏是十一世纪初由党项人建立的王朝,在其存在的189年间,其疆域“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地方万余里”,包括今宁夏、甘肃大部,内蒙古西部,陕西北部、青海东部、新疆东部及蒙古南部的广大地域。前期与北宋、辽平分秋色,中后期与南宋、金鼎足而立,人称“雄踞西北两百年,三分天下居其一”。
再往前走,就看到了卧榻中的成吉思汗卧像。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策马驰骋的成吉思汗不允许身边有这样一个强悍而不听话的邻居。经过连年征讨,蒙古大军于1227年攻下西夏首府兴庆府,即今天的银川市,西夏国最终灭亡。据说成吉思汗就是在第六次征讨西夏时在六盘山殒命的。我曾多年前在鄂尔多斯成吉思汗陵参观时,就看到一种说法,成吉思汗的临终遗言就是:灭掉西夏。
西夏,犹如一颗耀眼的流星瞬间划过西北的夜空,消失在大漠戈壁中,在此后的几百年里无人问起。今托女儿之福,带我重温了这段历史,领略了彪悍民族不屈的性格和党项人刚毅的神态。
端午出行(3)
在游完了西夏王陵后,又驾车来到了被誉为“东方好莱坞”的镇北堡西部影视城。
镇北堡西部影视城地处宁夏银川西郊镇北堡,原始、粗狂、荒凉、民间化为特色,是中国三大影视城之一。迄今为止,已有200多部影视剧在此拍摄。《黄河谣》、《黄河绝恋》、《新龙客栈》、《绝地苍狼》、《嘎达梅林》、《书剑恩仇录》、《大话西游》以及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的《红高粱》等60多部影视剧以此地作为背景。
当我们来到《红高粱》当年的拍摄景点时,感受到了张艺谋导演的那股精神,只见影片中那座高耸在破墙上的“月亮门”孤零零的耸立在那里,它曾在《红高粱》这部影片中多次出现。“月亮门”旁边还插着“十八里红”的酒幌子,让人产生一种莫名的美感,仿佛回到了那个年代,今天来到这里,似乎还能闻到一阵阵酒的芳香,同时还有一种莫名的惆怅感。特别是在影片人物居住的土房子门口,不知怎么我的眼睛湿润了,想起了我们当年在农村居住的土房子。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往事,我们当年居住的与其说是房子,倒不如说是土窑子,连一眼子玻璃窗都没有。为此,我还特意在影视城的土房子门前拍下了照片,以怀念我苦难的童年。
其实,我们在影视城现场看到的建筑,不论是月亮门,还是民间的土房子,根本就不是城墙上的“门”,完全是艺术家们想象的产物。仅仅用几块土坯,就制作出了震撼人心的景象。当置身在这座影视城,就仿佛回到了那个原始、粗狂的年代,走近月亮门仔细聆听,耳边似乎还回荡着“妹妹你大胆的往前走”那粗狂而豪放的歌声。
端午出行(4):
今天是端午假期的最后一天,本打算今天往回赶,可一想开了这么长的距离来了,不去看看贺兰山岩画也是略有遗憾,于是,便决定上午去看贺兰山岩画。吃完早饭,退房间时,外面下起了雨,前台的服务生还说今天下雨,你们哪里也去不了了。呵呵,吉人天助!退了房驾车一路向西直奔贺兰山方向。当我们快到贺兰山区时,雨停了。雨后的贺兰山更有质感,清澈透明,看到的景色更符合西部苍凉的印象。大爱!由于是假日末期,参观的人真的是少之又少。买了门票,门口拍照后,首先来到了贺兰山岩画博物馆,博物馆内陈列着早期岩画的拓片和一些琳琅满目的出土文物,还能看到一些人跟着导游一点点的讲解。而我们却自已选择了一些感兴趣的看看就走,并迫切想看到真实的岩画,随即便乘电瓶车直接进入景区。由于是赶时间吗,所以就乘坐了电瓶车,其实距离很近,沿途还有桑葚树之类的树木。在电瓶车的终点站下车时,就有一颗硕大的桑葚树,上面挂满了密密麻麻的桑葚,紫的、红的、粉的、绿的,颜色越深,熟的程度越好,我俩站在树下,伸手拽住树枝,用力的往下一拖,便能轻松的摘下一粒粒熟透了的桑葚。还是由于赶时间的原因,加之看岩画的心情远胜过了酸甜可口的桑葚,便放弃了采摘,径直向着山里走近。踏着木质栈道一路走来,可以看到各种提示,有解释岩画本身的,有提示保护环境的,就连垃圾桶都设计的跟岩石一样,很原始自然。开始进山的一段虽然有指示,但是还是很难看到或看明白岩画,后来看多了,也能很快直观的看到真正的岩画了。看到了娃娃的头像、猴子的脸相,还有不认识的岩石上刻着的文字,外星人的画像以及最著名的太阳神像。再往里走走,便听到了轰鸣的瀑布流水声,在左侧的山峰上,一股清澈的飞流从天而下,那便是贺兰山雪水化成的瀑布。两边的山脉高大雄伟,我们置身在这一峡谷中,忽而一阵小雨,忽而阳光明媚,空气中弥漫着雨后树木和泥土的芳香,便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感叹大自然鬼斧神工,堆砌出了如此雄伟的贺兰山,劈开了贺兰山岩画峡谷。虽说山上没有青松绿草,陡峭的山崖直上直下,可依然生活着精灵般的生命---岩羊,它们就像悬挂在半山腰处山石,我真的不知道这些生命是怎样在这山崖上生活。它们的颜色就和贺兰山的山石一模一样,你不仔细观看,就算岩羊在你身边的半山腰上,你也很难找到它们。这就让我想起了一句话,叫适者生存,它们为了保护自己,长成了和山石一样的颜色,为了生存,练就了攀爬的本领。驻足定睛凝视峡谷两边的山峰,仿佛山脉有动起来的感觉,越来越近,越来越近,唯恐两山瞬间合拢将我吞畲。
时间过得好快,转眼已过午时,考虑到今晚还得赶回720公里之遥的呼和浩特,恋恋不舍的离开了气势磅礴的贺兰山。在出山的路上,天又下起了小雨,可谓山不留人天流人。
原路返回,出山启程,驾小车一路东奔,结束了端午假期的愉快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