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翼明论语新诠第七章(8)【1518】2025-6-7

唐翼明论语新诠第七章(8)【1518】2025-6-7

(十三)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9.2)

【释词】“达”,地名,今已不可考。“巷党”,相当于今天说的街坊、里巷(参看杨伯峻《论语译注》),“达巷党人”就是达那个地方的人。“无所成名”,“所成名”是一个所字结构,指成名的东西,这里是赖以成名的专长,“无所成名”就是没有成名的专长。

“门弟子”,又称“及门弟子”,就是跟在老师身边学习的弟子,“门”,师门。“执”在这里是执业的执,“御”是驾车,“射”是射箭,驾车射箭是当时士(贵族中最低的等级)应当熟悉的基本技艺,“御”比“射”似乎更低一等,已经带有仆人的味道了。

【大意】达巷党人说:“孔子这个人真伟大啊,可是学识那么渊博,却没有能够成名的专长。”孔子听说了,就对他的学生们讲:“我执什么业好啊,驾车吗?射箭吗?我看我还是驾车吧。”

【导读】孔子是主张“君子不器”的,就是说,一个君子对自己的要求不是充当某种专用的器具,而是要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完美的人,能够应付人生的任何挑战,在必要的时候或机会来到的时候,可以承担命运付给自己的各种重任。所以“博学而无所成名”在某种意义上正是孔子追求的境界,达巷党人当然无法理解。孔子的话表面上是自我解嘲,实质上是表达不被世人了解的无奈。

(十四)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kui,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9.19)

【释词】“为山”,造山,堆土成山。“篑”,装土的竹器。“未成一篑”,山未成,只差一篑。

【大意】孔子说:“譬如造山,只差一筐土就成功了,如果停下来(山还是没有造成),是我自己停的;譬如在平地上(造山),只倒了一筐土,如果继续下去(山总有会造成的时候),也是我自己决心前进的。”

【导读】学习(不只是读书,更重要的是学道)是一辈子的事,一方面,任何时候都不能停止,哪怕已经学了很多,停止了还是会功亏一篑,所谓“九仞之山,功亏一篑”(见《尚书》);另一方面,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总比不开始好,只要坚持,总有收获。学与不学,止与进,都取决于你自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