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在路上”成为一种常态

      之前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段子:“我2016年的目标就是搞定2015那些原定于2014年完成的安排,不为别的,只为兑现我2013年时要完成的2012年年度计划的诺言。”

   前段时间看了这样一本书,第一次决定看这本书仅仅是因为它的名字,莫名的感觉遭到抨击,所以看完它成了我的必要。这本书就是李尚龙的《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当我看完这本书,随即写下的这样一句话:“刚刚看完,发现自己的故事并不算精彩,但终归是有故事的人。”就这样一句话,看完整本书,我能写下的就这么一句话,仅仅是停留在书中的那些故事里,但好就好在这本书的文字,没有无聊的励志,多得是自己的故事,别人的故事。这些故事也许你生活中永远都不会触碰到,亦或许曾经有过经历。它会告诉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的生活状态是可怕的!

也许还年轻,二十来岁——一生中的黄金时代。在这个黄金时代,可以到处玩耍,到处寻求刺激,因为暂时不用背负太多无所谓的责任,可以只为自己负责,可以肆无忌惮地在青春的岁月里狂欢。待在那个所谓的“舒适区”,不思进取、安于现状。周围人允许我们这样,现实允许我们这样,生活允许我们这样。但是在那之后,这一切将不会被允许。那些所谓的不想改变的东西都会随着时间的流失而消散……我们没有吃不完的奶酪,即便是有,你就相信你的奶酪不会变质吗?真到了那时候,你的奶酪已经变质的时候,你不想要的改变都已经改变了的时候,这时候的你就会让自己忙起来,好像越忙越充实就能成功似的。当然这比起那些整天无所事事的群体还是好很多,前者至少没让自己闲着,虽然瞎忙的样子看起来很失败……

王朔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说得再多也掩饰不了我这个老男人对青春的羡慕嫉妒恨,不过唯一让我欣慰的是,你们也不会年轻很久。”我们可以把这句话理解为一个老男人对年轻人的敌意或者嘲弄,也可以把他理解为一句善意的提醒。是的,我们不会年轻很久。大多数年轻人意识不到这个问题。或者说,我们从未意识到一件事情:我们即将老去。似乎我们还有一百年可以活,我们可以在年轻的状态里永生。这……都是幻觉。

       每个人都应当在二十几岁尽其所能达到自己情感的极限、体能的极限、创造力的极限。因为这些一旦错过,会如潮水般汹涌地退去。我们本就一无所有,便没有什么可失去。“舒适区”不适合我们,让在路上成为一种常态……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绚丽八月,终要告别。好习惯越建越多,速读初显效果,一月读完36本,发现原来不是不会发生,而是愿不愿让它发生。...
    西岭雪2025阅读 37,369评论 60 269
  • 谁动了我的奶酪读书心得(一) 《谁动了我的奶酪》中有4个主人公——“嗅嗅”“匆匆”“哼哼”“唧唧”。他们生活在一个...
    董亚君阅读 1,568评论 0 21
  • 又是一个深夜,工作一个小时前拉下序幕。躺在酒店大厅的沙发上,听着隔壁沙发传来的稀疏的呼噜声,缓慢而有节奏,可...
    菜园子家的狗尾草阅读 561评论 0 0
  • 下班回家的公交上,坐在我隔壁座位的姑娘戴着耳机和家里人视频,晚上十点的公交车上并没有很多人,姑娘的笑声回荡在车厢里...
    张宇zz阅读 219评论 0 0
  • 网络上的相遇是一种奇妙的缘分,隔着荧荧发亮的屏幕,两个陌生的灵魂顺着长长的电缆线四处漂流,在某个节点不期而遇,就此...
    potatohorse阅读 496评论 1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