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去学校的保健中心激活社保卡,因为第一节有课去晚了,所以前面已经排起了长队。
后面排着两个妹子,她俩边玩手机边聊些有的没的,时不时还蹦出两句日语。后来,其中一个妹子电话响了。
“喂?奥。。。我还是学生呢,买不了房”她简短回答完之后就挂了电话。就在我的大脑要把这个信息当做卖房广告而略过的时候,我突然发现了这个简短回答里致命的逻辑错误。
是什么导致她不能卖房呢?可以是不想买,可以是没钱买,可以是有很多房了不用卖,但是因为是学生(成年的大学生)而不能卖房,这个逻辑是说不通的。正确的逻辑应该是,我还是学生,我还没有挣钱,我现在没钱,所以我现在不能买房,更准确地说,是没有实力卖房。如果她脑子里的思考过程是这样,只是表达的时候省略了中间的步骤,那倒还好。
但我想更可能是学生的身份限制了她的思维,让她觉得卖房之类的事情不是自己现在应该考虑的。国家并没有任何法律规定说学生就不能卖房,只不过是长时间只顾学习的学生生涯让很多人失去了对周围事物的敏锐观察力。
小学、中学的学生将大部分精力放在对课本的学习上,从而忽视了对思维广度的培养,那是无可厚非的。但身为大学生,将自己的视野尽可能地拓展是必须的。
再讲一个故事,是我自己的事情。
初中的时候,中考之前,空军来我们学校招收飞行员。当时距离中考只有几个月了,在那种氛围中,在小学中学大学的既定体制中,我的想法是我就应该继续学习,考高中,最好考市里最好的高中,然后继续学习,考大学,最好考国内好一点的大学。
所以我当时根本都没正眼看那个宣传单,直接就回到教室接着做题了。(要知道我当时可是双眼1.5的视力)
几年之后,当我发现飞行员好像是我的兴趣点的时候已经时过境迁,再加上高中的压力视力下降,又得了鼻炎,这条路可以说已经被堵死了。
回头想想,为什么我会被束缚住呢?
舆论的引导,父母的教育,让大多数人从小就相信,我应该好好读书,小学然后中学然后大学,然后大脑就自动屏蔽了其他信息。更多的变成了一块不再接受新想法的榆木。然后就抱着理所当然的想法沿着这条路继续走下去,根本就不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
其实,人的成长是连贯的,不应该人为地分成小学中学大学这几个阶段。这会让我们自然而然地产生这样的想法:奥,我现在在上学,这件事学生“不应该”做。事实是这种生硬的分隔让我们把大多数学生没有条件做的事情当成了学生不应该做的事。
比如,我很反感各个高中都在搞的一个仪式——成人礼。为什么我要被别人宣布我成年了?我18岁了,就真的成年了吗?那些真的标志着我成熟了,我可以承担更多责任了的瞬间又有多少人记得呢?
我的一个室友,家庭条件还不错,没事就了解一些经济、财经、金融方面的知识。最近我发现他好像在炒股,虽然说结果很难预料,很有可能把本钱全部亏进去,但至少这是对世界的探索,是积极主动地去了解这个世界,而没有被自己还是学生这个身份所限制住,而产生还是学生所以不能炒股这样的想法。
还有好多类似的想法,比如我是学理工科的,历史地理啊这些知识对我以后发展没啥用。
总而言之,小学中学大学这样分阶段的规划让我们心安理得地不去学习一些知识,而告诉自己我现在还不用了解那些。
是啊,几年之后,相信你会像当时的我一样,发现上帝曾经想点醒你,但你却一动不动地伏在课桌上写作业,只淡淡地回了一句:别碰我,我这学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