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先生一直是我的楷模,文风质朴,颇有生活气息,不乏敏锐的观察,所以连着他的题目都借鉴了。
当年叶老是春天去的双龙洞,有满山的杜鹃。金秋时节,又恰逢冷空气带雨而来,沿着山路,云雾缭绕,宛若仙境,也是别有一番风味。先生说一路有溪流,但我不曾见,这么多年过去,上山的路应该也是新建的了。
沿着石级去洞口,路上有先生的铜像,还镌刻着文章和课本的封面,给这里烙上了深深的文化印记。
外洞还算宽敞,但先生说“能容一千或者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我倒不是很赞同,估摸着容纳三五百人差不多吧,再加上节假日参观的人多吧,整个外洞整整齐齐地摆放了一条一条的栅栏,更显得拥挤了。进去之后回头看,岩壁上的两个龙头就非常像了,故名“双龙洞”。不知道为什么,先生的文章里没有提及。
在外洞就能见到孔隙了,先生说“能容下一只小船进出。是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我也学着描述一下现状:能容下四条小船,每一条小船可以脚对脚躺两排人,每排三个。
坐小船是难忘的经历,也已经与时俱进,工人不用拉,只需控制开关。仅仅几秒时间,来不及紧张,只是一个劲提醒自己:躺平!躺平!就到了内洞。回想起来有同伴大声喊:膝盖!膝盖!应该是担心有人膝盖不够放平被蹭到。同船的中年男子喊着:我的肚子!我的肚子!是怕自己的啤酒肚和岩石亲密接触了。正如叶老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擦破额角,擦伤鼻子”。看来这空隙拓宽了,但高度依旧。
内洞和其他岩洞一样,平整的小路,五彩的灯光,形象的姿态。想当年叶老先生参观是工人举着汽油灯讲解,据说明代徐霞客也曾来过双龙洞,由衷佩服前辈的探索精神。
但他们都没有从双龙洞走到冰壶洞,这两个洞是90年代初期历经四年打通的。溶洞一般都有水,冰壶洞的水流形成两个瀑布,取名母子泉。沿着石级,就出了洞。遗憾不能和叶老一样仰卧小船出洞。
总的来说,双龙洞是一个有独具特点的洞,尤其是进内洞的小船。但神州大地溶洞很多,见过了气势更宏伟的,相对而言它还是小了点,母子泉那声声的免费拍照也尤显得刺耳,再加上最后的数百级陡陡的台阶,更是耗费了精神。一直到村口的专卖店,吃下热乎的酥饼,才心满意足踏上归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