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所讲的《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为初四新授课,由于中考结束,初四学生已离校,所以选择对初三学生进行本章新授教学。下面简单谈一下我的几点实践体会。
一、明确优课在物理教学中的定位
实事求是地讲,物理学科并非所有章节都适合在优课环境下教学,如果对优课系统定位不准,不恰当地将二者强制整合,必然会违背物理教学科学规律,无论是老师的教学效率还是学生的学习效率都会大打折扣。而《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本章的内容是了解和知道层次的,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学来达成学习目标,此章节使用优课是非常恰当的。因为优课系统的一大优点就是可以完成素材的收集与整合,信息量非常大,提高课堂效率,一节课的时间可以完成一章的学习;另外一个优点,优课系统内设互动讨论区,学生可以不吵不闹,思想沉淀之后将观点呈现于讨论区,很好地提升全体同学的物理思维。课堂上也可以由互动讨论区演变为现场交流辩论,我觉得是一节物理课最大的亮点,课堂的及时生成全部呈现在此环节,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思考和磨练老师的整合、驾驭课堂能力。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来,优课在物理学科中的应用仅限于内容是了解和知道层次的章节,比如声的利用、光的利用、显微镜和望远镜的教学都可以大胆尝试优课系统的介入,效率会大幅度提升。
二、单单接受优课是不够的,要拥抱它
优课系统的运用,我们如果只是被动接受,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积极拥抱它。可能目前的优课系统还是漏洞百出、可能它与学科整合难度极大,但是我们总得需要勇敢去尝试,完成从0到1的创新,越是有争议的事物,突破创新的、的点就越多。
三、自我学习的时代
之前很长一段时间教育方面的创新,仅仅停留在教师教学手段的变革,比如投影仪的演化、电子白板的出现,而学生的学习力是没有得到根本变革的。直到最近的微课程、电子书包、优课系统的出现,这些信息技术手段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学生的学习力,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由被动学习变为可以自主选择的自我学习阶段。使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停留在课堂,岂止于书本,优课系统课前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课堂上结合丰富的素材进行学习,课后配合着互动讨论区对知识进行巩固和进一步深度挖掘,从而为学生打造了一个学习上的闭环,循序渐进,良性势态发展。
四、师生关系的悄然变化
我们无法阻止、也不应该阻止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自我学习,之前信息闭塞的时代,老师依靠“一课本、一教参”形成了师、生知识的极度不对称,老师凭借着这种优势可以毫无危机地居高临下指导学生学习。而如今,这种信息的不对称在慢慢地发生着变化,甚至有的学生知识储备已经完全超过老师,我们不得不承认一点,那就是“课堂上,我们是孩子们的老师;课下,我们是孩子们的粉丝。”当下的老师,只有通过不停歇地学习,才能站稳讲台,让孩子们信服。不要低估孩子的学习能力,给他们更多的展示机会,学生获得自信的同时,也是完成了教师的自我定位,即老师侧面引导,学生主体发展。
五、通过具体实践,对优课系统的几点建议
1.系统常规方面要进一步完善
系统常规方面的完善,比如课本、教参、微课、习题等资料的补充,补充不是单单量的积累,关键是对资料的严格筛选,保证资源的优质。系统操作的便捷,符合师生的操作习惯,以提升用户体验为核心的服务理念,才会让优课走得更稳、更远。
2.大数据的收集、处理
学生这一庞大的群体,其实蕴含了宝贵的数据资源,如何将学生学习数据收集,配合云计算进行数据处理,最终得到老师想要的数据,我想这是优课亟待解决的一个大问题。比如可以记录学生在学习每部分知识点时所花费的时间,不用过分在意这个时间是否精确,而注重数据的全面,数据呈现出来的趋势就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大数据的是问题呈现,云计算是问题解决。
3.没有精准捕捉到师、生在使用优课时的痛点
老师、学生作为优课的用户,如果没有“不断提升用户体验”的服务理念,未来是没有出路的而提升用户体验先从用心捕捉用户使用的痛点入手。下面谈一下我在使用过程中的问题。
目前优课当中老师添加的素材,只是存在于本地,虽具备上传云端的功能,但是需要手动上传、下载,且不会记录原始的添加位置。精心雕琢一节课,需要不断修改完善小细节,这个过程可能在办公室、在家里、在微机室,没有云端及时同步是非常不方便的。简单来说,老师需要及时同步的功能,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登录优课账号,呈现给老师的资源都是最新修改的资源,这样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老师的工作效率。
优课作为新兴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最终都是为了达成教学、学习目标,不要习惯性抵触,也不要盲目迷恋,理性地看待这一教学手段,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了我们当初为什么出发,不忘初心:别耽误孩子,不误人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