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的一天终于结束了,比今天是星期四更不幸的是,这个工作不是我喜欢的。若我把喜欢的变成工作,可能也会变得不喜欢。果然,任何东西只要常态化出现、标准化要求、批量化生产都会让人身上“人”的气息渐渐隐去,取而代之的是一颗螺丝钉的形态。
匆匆吃过晚饭,终于母亲带着女儿下楼玩去了,我得以休息,享受周围没有声音的安静时光。这样的休息可能只是让自己的大脑在自己的舒适区停顿片刻,我顿时不困了,拿出手机准备看一会剧,哪个都行。再去柜子里面找找辣条,一边吃一边玩美滋滋。当我翻遍柜子却没找到辣条的时候,我心烦意乱不敢相信,我突然反思起现在的生活。
几年前我回到家有着太多的空闲时间。我可以在上班的时候就想好要做的晚饭,回来花上一两个小时做好,和爱人边吃饭边看剧,有时候还喝着小酒。他觉得生活充满光彩,我觉得厨房产生奇迹,我们就像一拍即合的道友。如今很多时候,于我私心而言,上班和下班都意味着上班,上班反而可以休息得更好一点。于他而言,家里的厨房再也不是他加班日常中投放期待的地方了。
现在有一个空隙摆在我面前,我却连辣条都找不到了,气急败坏都不为过!我虽然知道是因为买了太久一直没找到机会吃,是因为我放零食的柜子不知不觉变成了小孩的玩具收容所、零食收容所、生活用品存放所,但今天没吃到辣条就像小时候过年没拿到压岁钱一样糟心。我渐渐退出了自己的空间,成长为一个母亲的样子。我当然也为现在的生活感到幸福,女儿成为了生命中不可替代的珍宝。但有时候总感到失落,我也曾是父母打心眼里期望一生开心快乐的孩子啊。曾经有人形容过自己家两个宝宝的生活,她感到幸福但是不快乐,我看过之后渐渐认同,我确实缺少了从前说走就走的勇气,也缺少了试错的成本。
我感到“我”的部分在这一过程中渐渐流失,而失去总是让人伤感。身体上的加速衰老于我而言还可接受,对自我的注意力渐渐减少却让人不知所措,而自己也在这个过程中变得更加浮躁,试问自己好久不曾看过一本书!试问自己对于弘文佳作都无法专心看完!平时甚至连反思的机会都几乎空白!我就这样碌碌无为的过了三四年,见过凌晨的医院,见过窗外任意时间段的月亮,见过早上初升的太阳,见过满屋的脏乱。我当然也可以换个角度,切换成积极的心态,感谢生命中这段独一无二的经历,这些终将成为过去,而成为过去的时候我依然会为之伤感,不过当下也可以更加积极一点。
我就在这摇摆不定的情绪变化中治愈着自己,也期冀着未来。盘算着每天的时间分配,希望以后能多出一些时间留给自己。
或许你也处在不知所措的拐角处,正在嘈杂的人群中听着独奏的乐曲,也在偶尔思维放空的时候想到自己浪费的人生,我们只是散落在各处的不安分的会思考的人,思考或将带来孤独,却也让人豁然。我想,等女儿从外面回来的时候,我还是会开心的陪她一起看故事书,关上电脑也关上匆匆上好发条准备深思的大脑。
潘多拉的魔盒不打开就万事大吉,薛定谔的猫躺在盒子里就是我们心中的期望,我想现在还不到时候,有这一方天地让我短暂地梳理自己的情绪,我真心表示感激,感谢曾经的圆珠笔,现在的键盘和爱好文字的自己。
而此时此刻的感受,过段时间回头审视,也会觉得不过如此而已。就像《杀死一只知更鸟》里面阿迪克斯的惯用语—“还没到需要担心的时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