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君并不怕唠叨的作家宣扬自由的思想--他害怕一个醉酒的诗人说了一个笑话,吸引了全民的注意力。”--这是这章中我很喜欢的一句话,因为会让我思考一下现实,而现实是,有些“出格”的话,我们还是不能多说,只好去讲笑话,去讲皇帝的新衣,去呐喊彷徨一番。
关于戏剧的部分,快速地阅读过了。中学时读过曹禺的《雷雨》,后来课外时也读过几页剧本,感觉实在痛苦,以后也不想去读。想象力不够,耗费脑力的行为,总想掠过,还是觉得在舞台与荧幕上体验会更好一点。
“...伟大的作品里包含了人类所能表现的既深刻又丰富的洞察力。我们需要分享他的洞察力,却不需要分享他的痛苦遭遇。”这是作者认为关于悲剧我们所应关注的重点,其实将别人的痛苦感同身受地代入一下,至少会激发一下我们的同情心,之后思考可能会更深刻。
关于诗的定义,作者说的很模糊。他的意思是“我们都懂得”。就个人来讲,很少读现代诗,一是感觉实在晦涩,诗是特别抽象与美妙的文体,但因为自己悟性不够在现代诗里我鲜能读出这种感觉。二是现代诗不像古诗那样朗朗上口,随口说出两句装起个文人的腔调都来,逼格都要比古诗差一档。脑海里只残存了几首舒婷与余光中的诗,还是高中时做语文卷子时留下的印迹。
作者建议:读诗要一口气读完,大声地,一遍一遍地。想起小时候背古诗的情景来,的确是这样过来的。
如何阅读一本书(13)--阅读故事、戏剧与诗的一些建议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