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忠信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哀公问有若说这念收成不太好,钱不太够,怎么办?有若说;怎么不用彻呢。上:收两成都不够,怎么能收一成呢?有若说:百姓的钱够了,君主的钱怎么会不够,百姓的钱不够,君主的钱怎么会够。

这里讲的是仁心和仁义。一个人做事不能光顾着利益,不能光看我能劳多少钱,而要看看符不符合于义,别人的感受怎么样,对方怎么样会舒服一些。在哀公眼里,收税是零和博弈,在有若看来,收税是双赢。

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子张问修养品德和辨别迷惑,孔子说:以忠信为根本,跟随义来改变,这就是修养品德。喜欢的时候要对方长生不老,不喜欢的时候要对方死,又要生又要死,这就是迷惑了。

首先是评判标准是义,以咱们的忠信为根本,忠是对君,信是对友,但也不能一根筋,随机应变。然后是迷惑的原因,就是因为动物脑,情绪上来,打或者逃,自然就迷惑了,所以情绪上来要冷静,非礼勿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