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果园:吃货不仅要会吃,还要懂得吃

小编认为“吃乃人生一大要事”,《中庸》中也曾说道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现在每个人都说自己是吃货,可真真将吃发挥到极致,上升到大家的层面真是寥寥无几。今天小编就带大家认识一位清朝的老饕——袁枚,他不仅是清代著名学者、文学家,更是留下了许多关于吃的名著。

随着清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新思想观念势如泉涌,既刺激了饮食业和烹饪艺术的发展,也为大美食家的产生提供了时代条件。袁枚少年及第,曾任江宁等地知县,三十八岁致仕。长期优游诗酒、风流倜傥的生活,加上为其掌勺的家厨王小余乃一代名厨,使他得以遍尝各式美味。他的《随园食单》中的菜谱,自海鲜单至菜酒单,包括了中国从十四世纪到十八世纪中叶流行的326种菜肴、饭点、茶酒的制作方法,为我国的饮食史保存了不少宝贵的史料。

这本《随园食单》出版后,也在日本广为流传,书中许多的烹饪秘笈更被称赞为中餐的杰作。拜读这些大家的美食之作,不仅能够品味美食所提供的精神意象;更能体会古人通过饮食所传达的生活哲思和解读。

吃货不止是贪吃和饭桶啊,更重要是要懂得吃!与其追求高热量的食物,吃时惬意,吃完失意,不如选吃货们吃了也不会后悔的美食,比如万岁果园枣有心上仁系列的枣夹核桃



中国传统医学认为,枣能补血,现代科学也表明枣富含多种维生素,是滋补的上品,这是大自然的馈赠。


核桃,又称胡桃,两千多年前从西亚经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入秋打下的核桃,囤积起来,盖上草席和秸秆,任由微生物恣意腐败发酵,将青皮沤烂,剩下坚硬的种子就是我们所说的核桃。将核桃码放在干燥通风处晾干,去除水分,使核仁酥脆,这一过程需要持续一周左右。

用小刀将枣剖开,剔除枣核,再将核桃砸开,剥出核仁。将核仁嵌进枣肉中,就是枣夹核桃。这一过程并不复杂,但极其耗费时间,即使在工业化如此发达的今天,枣夹核桃的制作仍然依赖最原始的手工。精选大颗饱满的核桃,不辞辛苦,一颗颗挑,一颗颗剥,保证核桃仁不苦不涩,每块都有50%以上足量核桃,每一口都能品尝到浓浓的核桃香。

万岁果园,真正好枣。让味蕾跳舞,在舌尖狂欢,给你能量爆棚、元气满满的每一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工程项目资源管理是项目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的分配权和使用权如何安排对项目成本影响至关重要。 一、集中管控 ...
    爱国捣蛋阅读 2,144评论 0 0
  • 人一生有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睡觉中度过的,所以一个人睡眠质量的好坏决定了他的身体健康程度。 经常听叔叔阿姨们讲有时候一...
    紫翼天葵阅读 1,111评论 0 3
  • 原创日记(92)2017.5.19 晴 日记记录我生活的婆婆妈妈。 幸福生活黑茶永相伴! 不知不觉我写日记转眼三个...
    黑金公主阅读 2,312评论 0 2
  • 安信信托,只要业绩不大幅下降,就长期持有 宇通客车,预计4月份出售
    有为与无为阅读 1,761评论 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