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四,传习录。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人呀,还是应该遵循最真正的本心。王阳明认为,恶念即去,即是恢复了心之本体,达到了至善的境界。此时,只要依良知心体所指示的去做,则所做之事,均是为善的行为。因此,不必再另外存个什么善念了。良知存久,是良知自觉和自能光明的必要条件,即它与用功长久的时间磨练分不开,功到自然成。王阳明提出,通过静做思虑,在无事时,讲好名,好色,好货的私欲杂念,逐渐的克服掉,使心恢复到如水如镜,洁净晶莹的本体。王阳明虽然主张良知的简易自觉,但他并不奢望刹那间就会出现顿悟的效果。后者,在王阳明看来,了,就是不着实效的揠苗助长罢了。王阳明的致良知,实际上是一种修养,这种修养专一于一本,而不是救事论事的遇一标治一标。终身于致良知,如常青之树,而遇一标治一标,就像无根之木,这个比喻很恰当。王阳明,肯定艺术对人的美化或者积极作用,同时,艺,义,道,的内在统一,同时,调习此心,即致其知,使之熟于道。很明显,王阳明把道德情感内化为个体的审美心理,使人生审美化了,使艺为人生服务。修养,就是致良知,致良知贯穿于人的活动之中,为人处事,就是致良知。致良知,贯穿于人的活动之中,为人处事,就是致良知,学习就是致良知,连科举考试也是致良知,事务虽有万千复杂,当志向坚定,心怀良知,无论做什么,都是一事,所以,修养是人生活动的主宰,而不是负担。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导读: 王阳明是明代“心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智慧和才能在明朝那个时代达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顶点。王阳明那神奇莫测的智...
    小播读书阅读 36,076评论 4 144
  • 笔者写下这个题目,可谓诚惶诚恐,深感要对一代大儒的思想有所评判,力道仍非常浅薄。能写这篇文章,缘于读梁漱溟先生的书...
    云之汉阅读 10,758评论 0 15
  • 我们每个人都有家。 每个人都想有一个温暖的家。 我们开心的时候,难过的时候都想回家。 所以不要把家丢了。 好好爱你...
    时光_fe09阅读 1,027评论 2 1
  • 今天下午和姐姐一起去参加了喜马拉雅郑州分会筹办的讲座《如何培养内心强大的孩子》,是由漠子老师讲的,还是很接地气容易...
    无限妈妈阅读 2,953评论 0 0
  • 虞美人 镜花水月欢悲喜,只是不相惜。昨日海誓山盟时, 几番话语携手共相期。 比翼连枝当时语,只是太迟生。今朝纵被无...
    若亦书阅读 3,034评论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