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 快趁“热”收下 这份防暑攻略

随着气温攀升,人体出汗量剧增,若水分补充不及时、长时间处于高温高湿环境,就可能引发中暑。轻者头晕乏力、恶心呕吐,重者可能出现高热、昏迷,甚至危及生命!尤其是户外工作者、老人、儿童及慢性病患者,更需提高警惕。


预防中暑的“黄金法则

忌过量食用冷饮

冷饮适当吃解暑,大量吃会伤身。长期过量的冷食物进入胃里,会使胃粘膜下血管收缩,粘膜层变薄,或出现黏膜水肿甚至糜烂。冷饮要适量食用,不要贪凉。

忌不开窗户通风

三伏天不少人怕热,长时间闭窗室内吹空调。其实,潮湿闷热,通风差的室内易引发中暑,而且使用空调不开窗换气,空气质量会变差,反而更容易致病。

忌冷风直对着吹

空调对着颈椎吹,会使颈椎背部肌肉受寒,造成后背酸痛等。在夏季应避免长时间吹空调,空调温度不要低于26℃,避免把颈肩肌肉长时间暴露在冷风中。


先兆中暑

出汗多、口渴、头晕、乏力、耳鸣、体温正常或略高(<38℃)。

轻度中暑

体温升高至38℃以上,面色潮红/苍白、恶心呕吐、皮肤湿冷。

重度中暑

身体高热(>40℃)、昏迷、抽搐、休克!需立即就医!


迅速脱离高温环境

一、迅速脱离高温环境,转移至阴凉通风处休息。

二、补充液体,如淡盐水。

三、人工散热,湿毛巾冷敷、冰敷腋下等。

四、重症中暑要拨打120,及时就医。


快速降温快速补液

一、迅速脱离高温环境,转移至阴凉通风处休息。

二、补充液体,如淡盐水。

三、人工散热,湿毛巾冷敷、冰敷腋下等。

四、重症中暑要拨打120,及时就医。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一、迅速脱离高温环境,转移至阴凉通风处休息。

二、补充液体,如淡盐水。

三、人工散热,湿毛巾冷敷、冰敷腋下等。

四、重症中暑要拨打120,及时就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