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新媒体写作,你一定要知道的4种写作结构

我们都特别羡慕那些经常上稿的写作大V,看他们的文章,从头到尾都是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为什么他们能写出那么多爆火的10w+文章呢,那是因为他们掌握了写作的逻辑框架。

其实,写作也和说话一样。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的谈吐中感受到他的说话逻辑,也可以从一篇文章中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这个写作思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写作结构。对于新媒体写作来说,我们只要知道以下4种结构就可以了。

1、总分总结构

这种结构就老生常谈了,也是我们小学就知道的一种写作方法。开头的部分先阐述主题,中间部分阐述分论点,或者讲述一个故事来支撑我们的观点。在这个部分,我们可以依据不同的素材,采取并列、递进或是对比的方式来进行叙述,让文章更丰富立体。最后到了结尾的部分,我们再呼应一下开头,升华主题。

2、并列式/清单结构

这种结构就像我们日常列清单一样,没有先后的要求,也没有轻重的侧重,彼此间是平行的,可以独立存在,在新媒体的写作中用得最多。如果我们不知道要选哪种结构,那就大胆选择并列式吧,不易出错且非常保险。

在写的时候,我们先要列出主题,然后再分成几个小部分提出观点。每个小部分可以采用故事+道理的方式来进行叙述,能找到正反对比的例子就更有说服力了,最后在结尾处再点题升华。

3、递进式结构

这种结构的内容就好像剥洋葱一样,是逐层深入的,相对前面两种结构要复杂一些,需要作者具备一定的基本功和思考能力。尤其在观点的论证上要给人一种层层深入的感觉,所以难度是比较大的。初级写作者要谨慎选择。建议先把并列式结构掌握好,再尝试递进式的写作结构。

4、SQA结构

用大白话来解释,就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写作方法。市面上的干货文基本是用这种结构来写的。当然了,提出一个问题好像挺简单,但是要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对应的措施,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而且在这个问题上,新手经常由于拿捏不住,导致提出的措施不够有针对性,分析的原因也比较空洞,使得整篇文章缺乏深度和可读性。所以,这种结构也不是那么好驾驭的,需要我们平时多阅读、积累一些权威的理论依据,扩大自己的视野。

以上,就是新媒体常见的4种写作结构。掌握了结构,文章的骨干就搭建好了。接下来还有什么写作精髓呢,我们明天继续分享。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