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的时候就笑,难过的时候就哭,小孩了所有的外在行为都是由心而发、真情流露,以便身边的人随时察觉并做出回应。
随着年龄的增长,外在成长环境的变化,成年人的喜怒衰乐却大半都会放在心里,不愿将自己的情感外露担心会侵扰到他人。
渐渐的感觉自己脸上的肌肉都变得有些僵硬了,习惯式的微笑中已逐渐省略去其中应有的情感色彩,更多的只是出于对他人的礼貌和尊重。悲伤的情感似乎比欢乐的情感更具个人色彩,对于个体来说也更真实且持久,故就会被隐藏的更深。成年人哭泣的时候尤显脆弱,此时的他们内心更渴望被理解和接纳。
没有人愿意故做坚强,只是现实中真得是已无可依靠的肩膀,不坚强又能怎样,如果真是可以岁月静好,那里有人愿意负重前行。
东方文化中的内敛使我们更不擅于表达内心的情感。不过据我观察,现在的小孩子已经有了明显的进步,他们能很轻易的就表达出来,我很喜欢你,我好爱你,我想拥抱你…………,轻松而又自然的表达让人内心好温暖。在我眼里这是一次情感发展上的飞跃,与孩子情感互动时,当我还在搜肠刮肚的寻找合适的词语表达时,孩子就已经扑到身前紧紧的依偎在身边了,多酣畅淋漓的行为表达,此时无声胜有声,任何语言都显得多余。
我坚定的认为,顺畅的情感表达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能力。拥有这种能力的人,更容易与他人建立起良性的情感联系,有利于其快速融入群体,并能促进其相关能力的提升。总之,顺畅的情感表达会减少由于不良情绪淤积带来的自我压抑,从而能够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