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eepseek的SQL大纲生成

前言:在学习SQL之前,应该先了解到SQL的整体框架,才能够更好的学透SQL。

Deepseek生成SQL大纲

第一阶段:夯实核心基础

1 数据库基础

1.1 熟悉常见的数据类型(如INT, VARCHAR, DATE等)

1.2 熟悉基本操作:SELECT、INSERT、UPDATE、DELETE

1.3 数据库设计:表的创建和删除、主键和外键

1.4 查询技巧:WHERE子句、ORDER BY 子句、 GROUP BY 子句、HAVING

1.5 聚合函数:了解COUNT、SUM、AVG、MIN、MAX,并知道他们在GROUP BY 子句中如何使用

1.6 连接:内链接、外连接、自连接

2 SQL 执行原理

2.1 理解SQL语句执行顺序(FROM > WHERE > GROUP BY > HAVING > SELECT > ORDER BY)

2.2 掌握逻辑查询处理阶段(重点理解HAVING与WHERE的区别)

3 复杂条件过滤

3.1 CASE WHEN高级用法(条件统计、数据分箱)

3.2 多条件组合过滤(BETWEEN/IN/EXISTS)

第二阶段:高阶功能突破

1 窗口函数矩阵 —— 掌握6大核心函数

1.1 排序函数:ROW_NUMBER()/RANK()/DENSE_RANK()

1.2 分布函数:NTILE()

1.3 前后值函数:LAG()/LEAD()

1.4 聚合窗口:SUM() OVER/AVG() OVER(), MIN() OVER(), MAX() OVER()/PARTITION BY/ORDER BY

2 集合操作:UNION、UNION ALL、INTERSECT、EXCEPT(或 MINUS)

3 多表查询

3.1 连接查询:INNER JOIN/LEFT JOIN/RIGHT JOIN/FULL JOIN

3.2 JOIN类型深度解析(NATURAL JOIN vs CROSS JOIN)

子查询

3.3 EXISTS 和 NOT EXISTS:检查子查询是否返回任何行。

3.4 WITH子句(Common Table Expressions, CTE):定义临时命名的结果集,可以在一个查询中多次引用。

3.5 递归 CTE:用于处理具有层次结构的数据。

4 递归查询实战

4.1 WITH RECURSIVE处理层级数据

5 Pivot/Unpivot转换

5.1 实现行列转换(不同数据库语法差异)

第三阶段:性能与优化

1 执行计划解读

1.1 使用EXPLAIN分析查询

1.2 识别全表扫描、索引失效场景

2 索引优化策略

2.1 复合索引最左前缀原则

2.2 覆盖索引优化技巧

2.3 索引失效的7种情况(如对字段做运算、使用函数等)

3 锁机制与事务

3.1 不同隔离级别下的锁表现

3.2 死锁检测与避免方法

第四阶段:场景化训练

1 高频题分类训练

2 模拟面试实战

2.1 使用Pramp等平台进行SQL mock interview

2.2 重点训练45分钟限时解题能力



面试技巧!

明确问题边界(数据量级、是否允许修改表结构)

先写出基础解法,再逐步优化

主动解释执行计划(展示优化思维)

注意NULL值处理(COUNT(*)与COUNT(col)区别)


题外话!!!

关于SQL习题的智能体,我的链接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下,欢迎使用:https://doubao.com/bot/u0Z9J2xn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